Go to contents

[观点] 抑郁症

Posted April. 20, 2007 08:10   

한국어

如果感到生活无乐趣,并持续两周以上出现如下症状,那就应该加以注意。身体无病无患,但体重变化很大,失眠,总是感到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厌恶自己,甚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等。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克里斯托弗·梅里博士总结出的抑郁症的症状。世界人口的4%~10%患有抑郁症,每个人患此病的概率高达20%,但却被人们所忽略,可谓是一种“安静”的疾病。梅里博士说,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最大疾病。

▷曾经教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枪击案嫌疑人赵承熙的鲁辛达·罗伊教授说,赵承熙确实患有抑郁症。虽然人们分析认为,移民1.5代的身份和易于持枪的因素是制造本案的主要原因,但身处同样环境的人并非都会患上抑郁症。因为其中有遗传因素发挥着作用。科学专刊《科学》在2003年曾经发表说,人体内有一种叫5-HTT的基因,该基因控制着一种左右人体情绪的化学物质——血清胺,如果5-HTT基因出现异常,当人体处在特定环境中时会患上抑郁症。

▷这样说,有些让人感到摸不着头脑。因为,如果说严重时会导致自杀甚至做出弗大血案之类大型杀伤行为的抑郁症果真是因为与本人意志无关的基因及个人无法改变的环境所致,那么即便自己怀疑患上了抑郁症,也不太可能像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一样告诉别人。因为,别人很可能会说“凡事在于怎么想”、“缺乏毅力”等于事无补的空话。因为这种原因,90%的抑郁症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治疗,使病情日益加重。

▷无论什么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虽然对与生俱来的基因,我们我可奈何,但制药公司已经开发出了治疗抑郁症的药物,这种药物可以刺激血清胺来实现治疗目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末抑郁症治疗药“PROZAC”问世以来,美国的自杀率降低了15%。另外,替代药物治疗,通过对话治疗的“语言治疗”的治疗率也达到58%,这和药物治疗的治疗率不相上下。是悲观地抱怨别人、抱怨环境,还是明白这是“心灵感冒”的道理,积极寻求解决方法,最终仍取决于本人。

评论员 金顺德 yuri@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