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学出身的教授的记分表:汉城大学0分,后辈30分
汉城大学出身的教授的记分表:后辈30分,地方大学出身5分
上述内容是去年夏天,在地方某国立大学的一个专业,为招聘教授而举行公开面试时发生的事情.
这个专业的教授们,一半都是汉城大学出身和该大学出身的人,而此次的应聘者中达到最终选拔阶段的,又恰好是这两个大学的应试者.
有关某一个人公开应试时,评价团的意见完全不一致,在这样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大学本部保留了采用教授的做法.这只不过是抹杀我们学问竞争力的‘纯血主义’的弊端显现的一个小例子.
因教育部修改了教育公务员相关法令,在去年9月30日以后,录用教授时,‘从特定大学中获得学士学位的人’不超过三分之二.然而,在我们的教育界中,为了根除‘学派文化’和‘温情主义’的蔓延,只靠法令是不够的,有没有解决在我们的大学和学界风气中根深蒂固的‘纯血主义’的方案呢?
‘教授会议,用一句话来概括不就是前辈、后辈的会议吗?会有‘助教是给前辈教授做杂工’这样的玩笑.’(庆北地区一名大学助教)
‘前辈教授的立论很难反驳.从个人角度来看,怎么说也是自己的恩师……’(汉城大学一位专任讲师)
‘元老教授选择哪个弟子极为重要.如果没被选中,则成为教授的希望就不大了.’
现在刚进入学问之路的年轻学者们果断地指出了‘大学内的学派文化’.‘纯血主义’,是一种利己主义的表露:录用了自己弟子和后辈,就可以保障其权威一直到退休也无挑战.‘通过牵制和均衡来达到学问质的飞跃’的命题已无立足之地.
虽然认识到这一点的教育部中有些人考虑到‘不任用有实力的人的不公正的弊端’,还是采用录用特定大学出身的人的‘quarter制度’.在制度实行了一年后的今天,‘栽培我的人’这样的隐密的选定标准依然如故.
‘94.7%∼95.1%,80.8%∼79.2%,61.1%∼65.7%’以上依序为汉城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在今年国政监查中的去年与今年的本校出身教授比例.‘quarter制度’实行前后无甚差别.
甚至于汉城大学今年录用者的36名中,只有一名是外校出身,在法令实行之前,还有某专业例外录用3名本校出身人士.特别是法律大学、医科大学、牙科大学等,这样的现象更严重:所有教授几乎都是‘同门’.
别的大学也是如此,只选从特定的大学出身的人,其他大学出身的人想被任用连门都没有,这样的事例很多.全北地区一位私立大学的教授吐露:‘根据学校,该大学和地方高校出身的人士掌握着教授班子,与汉城出身的教授们经常发生矛盾.’
在美国、欧洲等地很难找到这样的事.理由很简单:‘纯血主义’抹杀了研究的创意性,‘亲近交配’弱化了知识的竞争力.
美国的主要大学,本校出身的教授比例最多不超过10%.哈佛大学1910年全体教授的70%以上是同门.之后本校出身的录用越来越少,现在只有10%;斯坦佛大学中已无母校学士出身的教授.
在去年的教育公务员法修订时,没有一并发表处罚条款,学术界对此表示遗憾.国民大学金东勋教授说:‘纯血主义的问题如果指望学者的良心发现,将永远无法解决.应对违反规定的大学施以‘定员冻洁’、‘削减支援金’等方法加以制裁.
有人主张:完成博士课程之后,应在它校工作一段时间,才能支援母校,这叫做‘本校初任限制’.与此相关,教育部有关人士说:‘纯血主义的弊端引起公愤,对违反quarter制度的人,将加以财政性制裁,这样的方案正在研讨中.而‘本校初任限制’有违宪之处.
Heon-Jin Lee mungchii@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