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关于公共企业结构调整的报告(2)]改革为何不成功?

[关于公共企业结构调整的报告(2)]改革为何不成功?

Posted November. 27, 2000 21:48   

한국어

通过‘韩国电力事件’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公共企业结构调整的最大障碍,就是来自工会的强烈抵抗.不仅是韩国电力,就连大部份公共企业的工会都表现出比其他任何一个企业的工会都要顽强的威力.因此,政府批评说:‘公共企业工会膨胀的利己主义阻碍了改革.’

但是,稍微对公共企业内部情况有所了解的人,都会反问:‘政府有说这种话的资格吗?’因为时至今日,工会之所以能够如此壮大,政府应该承担相当部份的责任。

计划预算处在编制98年公共企业结构调整计划时,在方案的核心部份,提到了应该废除公共企业管理层内所谓‘降落伞人士’的内容.也就是说,只有选聘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组成管理层,才能推动改革的发展.然而,后来该项建议却被彻底的忽视了,公企中的‘降落伞人士’现象依然如故,丝毫没有发生变化.

计划预算处实务者们开诚布公的说:‘因为缺少公共企业改革的实质性方案,所以结构调整受到了很多限制.’

所谓‘降落伞人士’是现政府还是在野党的时候,对当时的‘文人政府’的一大弊端进行的批判,但是现政府还是沿袭了这种恶习,虽然程度上有所差异。这也正是政府对全国公共运输服务工会联盟政策部长卢恒来的指责无话可说的原因,卢部长指出:‘政府用反对改革的降落伞人士添满管理层的位置,进而攻击公共部门成员是不妥当的.’

政府在此之前曾引入公开招聘社长等从根本上改变公企经营阵(领导层)的各种改革措施.但问题是:社长推荐委员会等制度反而使从政界出来的降落伞人士堂而皇之的登上大雅致堂,起到了使他们完全正当化的作用.

由于公共企业人士与政界有着各种联系,所以每当到了人事调动的季节,各种传闻就漫天而飞。什么‘某人是某人那一派的’等等.有关政府部门则忙于演算‘把某人安插到某处,某人安排在哪把交椅上’的‘高次方程式’.在此过程中,政界的讨价还价和妥协可能会在一个早晨就使人们的命运(职位)发生变化。他们对选拔任用中应该看重的专业性问题,完全抛在脑后,从没有考虑过.

汉城大学教授李钟洙指出:‘如果不打破把权力机关周围的食客安插在公共企业负责人的交椅上的固有的陈规,公共部门的改革就不会有另人期待的地方。

不精通的经营阵(领导层),只能被劳动工会抓住‘小辫子’.他们虽然白天与工会对峙,但到了晚上就向工会妥协.在两者之间似乎有一种公平的‘交易’.

曾经在9月,对公共企业进行过特别监查的监查院某有关人士也说,‘工会经常利用经营阵的弱点而提出一些过份的要求.而当这种方式被接纳以后,工会便不断提高各种要求的挡次,谋求集团利己主义,因而变得强壮起来.’

在受到监查院的监查后,得到惩戒的韩国产业安全公司、大韩住宅保证株式会社、农业基础公司、马师会、劳动福利公司等部门所有的总经理都是来自政府相关部门的人.

特别是马师会,由于99年通过劳资协定把加入工会的条件放宽到二级以下的全部职员.结果,除了高级职员以外的97%的职员(高级职员除外)都加入了工会.工会行使着绝对的权力.连属于经营管理层的二级职员和为经营阵(领导层)工作的负责监查的职员、高级职员,秘书等人也都是工会会员.

公共企业改革的又一个问题是:没有做好充份的准备、就进行结构调整的方式.这种结构调整方式不考虑个别公共企业的实际情况,只是一味地追求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结构调整’.对此,专家们指出:有强烈的决心固然好,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结构调整的基础设施’是否能跟得上?

政府有关人士吐露道:这段时间以来,在公共企业改革过程中,政府也存在着没有考虑到个别公共企业的实际情况,单纯为了赶时间而下达不切实际的指示的情况.在计划预算处负责公共企业结构调整的职员只有10多个人.而只靠这些人员去做调查100多个公共企业复杂的内部情况,并制定出令人满意的改革方案,难度是很大的.

只要我们看一下作为公共企业结构调整的中枢的----计划预算处的政府改革室室长之位,一直无人问津,这一事实,就可以知道公共企业改革有多困难.多年来一直在韩国开发研究院(KDI)研究政府改革领域的李启植博士登上政府改革室室长的位置后,遭到了内外人士的强烈反对,于8月提出辞呈.计划预算处虽然曾经两次招募应聘者,却没有合适的人选出现.因为,人们都说:承担奇这一职务要吃很多苦,还要扮演‘反面角色’.这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公共企业改革是一条‘险路’的事例.



李勳 dreamland@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