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观点]事实是残酷的

Posted October. 20, 2002 23:03   

한국어

“事实,残酷的事实”。写在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前言中的这一短句是法国革命时期政治家丹东的名言。他作为一名代表民众利益的雅各宾派核心人物,以其超凡的雄辩能力助长了革命气焰,但因其豪迈的气质,加上过于铺张浪费的性格,他始终未能摆脱腐败及渎职的嫌疑。最终,在革命政治应清廉、严正的信念下,被一贯以搞恐怖政治著称的罗伯斯庇尔送上断头台,结束了年仅35岁的年轻生命。平时几乎沉迷于不正之风的丹东,认为“事实是残酷的”绝非过分。

△估计最近在韩国社会也不乏切实感到“事实的残酷性”的人。在即将进行总统竞选之际的揭露政治季节,接连不断的各种大型不正之风案件使普通国民几乎失去了道德性感觉。围绕“兵风”事件的各种“炒作”是非、西海交战时指示缩小情报报告、现代商船的4000亿韩元贷款疑惑等……只有获悉这些事实的普通国民才会为之震惊并深感愤慨,而最终变得漠不关心、毫无知觉,但那些相关案件的当事人一定会对整个案件了如指掌。或许对这些人来说,事实已经超过了残酷的程度,成为无法承受的怪物般的恐惧。

△如果将革命时期的法国与如今的韩国做一次比较会怎样呢?在经济困境和政治动荡的环境中,太多的人希望出现天翻地覆般的变化是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而在不同之处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法国革命时期的人们相信能够利用自身的力量改变目前的社会,但最近我国社会的人们却不相信能够一次性地带来近乎完美和极为理想的变化。虽然有些人会认为这种态度过于冷漠,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我们还可以认为这是因为国民意识已达到足够成熟的水平,而且这个社会已具备了民主主义制度和机构。

△丰富的经验必将造就成熟的国民意识。各种不正之风的主人公丹东以及虽然很严正,但又非常冷酷和顽固的罗伯斯庇尔均未能逃出葬送于断头台的噩运。我们社会也曾经历过不亚于这些悲惨命运的惨痛和曲折的历史,而民主主义也会如人们在忍受这些惨痛经历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意识般得以成长。即便不像在法国革命时期那样以过激的行动表现出来,我们国民也充分拥有感受及审判事实的能力。即使犯下不正之风案的几个人欲极力掩盖残酷的事实,但最终还是逃不出成熟国民锐利的眼光。

客串评论员 汉城大学政治系教授  金长权 jkk@snu.a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