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科威特的当前局势

Posted March. 13, 2003 22:37   

한국어

目前,美国攻击伊拉克的前哨基地——科威特正呈现出紧张和平稳、机会和危险、回国和逃离等具有双重性的极端现象。

科威特是拥有211万人口仅相当于庆尚北道大小的小国,为了保持独立,它必须依赖外部势力,处于双重性宿命的境地。用阿拉伯语解释,科威特意为“小的要塞”,它从16世纪初葡萄牙人在此建立城堡而得名。在300多年的短暂历史进程中,科威特先后遭到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及伊朗等国的侵略,但因充当英国和美国的战略“要塞”,才得以存活至今。这一要塞漂浮在“黑色黄金”——石油之上。

本月13日,全国大部分人口居住在此的首都科威特城异常平静。不惧生化战争的恐怖,戴着防毒面具走在街上的只有美军和部分西方记者,但为前往科伊边境地区,沿着80号公路驶出城市后,便看到了美军货车和装甲车队伍。这些人刚刚抵达舒维赫港,当时正赶往前方,可见美军正在继续加强兵力。对面还有英军的武装车队驶过。

从科威特城距离国境目的地阿尔亚达利地区仅100多公里,公路两侧全是沙漠,途中还可看到悬挂着写有“神啊,请祝福美军(God Bless U.S. troops)”字样的条幅。

在科威特,到处都弥漫着即将采取军事攻击的紧迫感。各个路口也开始了盘查行动,科威特军彻底封锁了国境地区,严禁各国记者接近。我们在汽车行至57公里处接受了第一次盘查,但在83公里处,由于没有“通行证”而不得不返回。一名士兵对禁止出入表示道歉,多次用简短的英语说道:“萨达姆·侯赛因时代已彻底结束。”

20世纪90年代伊拉克侵犯科威特时留下的伤痕至今仍很清晰。在科威特大学见到的女大学生艾霞(18岁)和达拉尔(18岁)表示:“此次战争是侯赛因一手造成的。”“我们真希望能够生活在没有侯赛因的世界上。”在伊拉克占领科威特时,因开展抵抗运动而在32岁时被杀害的阿斯拉和拯救科威特的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一并被誉为科威特的英雄人物。

但他们还担心伊拉克进行报复性攻击。科威特副总理兼国防部长阿尔·穆巴拉克·阿尔·哈马德小心翼翼地表示:“科威特将不参与此次战争,我们只是按照1992年与美国政府签署的《相互防卫支援协定》提供军事基地而已。”

据报道,部分科威特人在即将爆发战争之际正急于逃离科威特,但艾霞却表示:“为了表现出爱国热情,我的不少亲属反而在抓紧回国。”“由于我们一直生活在战争危急之中,所以我们并不感到特别恐惧。”在科威特,不到全国人口一半的80万名国民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2~3名女佣和司机,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科威特大学的停车场就好像是奔驰轿车的展厅,停靠着很多E280、E240、E230系列的奔驰轿车。接受过记者采访的达拉尔也乘上个人司机驾驶的E280型奔驰轿车离去。

但在此处工作的一位斯里兰卡人却冷笑道:“甭提爱国热情了,早有很多科威特人通过机场逃离了自己的国家。”“估计届时只有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到此工作的埃及、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人留在科威特。”



洪銀澤 euntack@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