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请不要勉强早起

Posted February. 08, 2004 23:11   

한국어

△光、生物钟以及身体:人体大脑的视丘下部有“视交叉上核”,这是一种生物钟。该生物钟根据光的明暗,调节身体。光信息通过视网膜传入大脑。即使闭上眼睛,紫外线也可以穿过皮肤传达到视网膜。

生物钟向各器官下达光线亮时要醒着,光线暗时要睡觉的命令。接受命令的各器官根据命令分泌荷尔蒙,并调节体温和睡眠节奏。

夏天早晨容易醒,而且实际上也早起。但是冬天却很难早起。这也是光——生物钟——身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现象。

如果没有光,则分泌褪黑激素,如果进入睡眠状态,则分泌生长激素和各种免疫物质。虽然也有人说,褪黑激素在上午3时前后,而生长激素在下午10时~上午2时分泌最活跃,但是这并不重要。因为生物体节奏因人而宜,而且上述荷尔蒙分别在光消失后和进入睡眠状态时随时都可分泌。

如果沉睡,大脑也会进入休息状态,而且能量消耗也有所减少,因此,在代谢率下降的同时,体温也有所下降。

现在是起床时间,阳光透过窗户照亮屋子,而身体则接受这一阳光。生物钟提前1~2个小时进入起床准备状态。此时分泌一种名为肾上腺皮质素的荷尔蒙,提高血糖量,分解脂肪酸,创造能量。紧接着代谢率上升,同时体温也随之上升。

△反对“早晨型”人:多数研究人员认为,从医学角度考虑,起早并非明智之举。因为人体在尚未充分接受阳光照亮的情况下,人为地摆脱了睡眠。

上午5时左右,外面还很黑。这时起床,打开屋内照明。这时身体的状况如何。

由于勉强起床后接受光的照射,所以,褪黑激素的分泌突然下降。但是在生物钟尚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从睡梦中醒来,所以,处于尚未确保充足的光的状态。因此,肾上皮质素的分泌未能进入正常状态,导致身体发沉。由于代谢也不正常,体温也处于下降状态。

也就是说,意识已经睡醒,但身体仍处于睡眠状态。如果这时盲目地运动,则等于糟蹋自己的身体。特别是夜间较长的冬季,上午5时之前起床,对我们的身体有害无利。至少应在外面开始有光亮的上午6时30分以后起床为佳。

如果这样还希望成为“早晨型人”,应准备一个能够在起床前30分钟~1个小时自动亮起的灯,人为地提供充足的光。

△希望顺应大自然:把生活方式从“早晨型”改为“晚上型”并不难。但是从“晚上型”改为“早晨型”很难,为什么?

虽然通常人体改变生理节奏的周期因人而异,但是平均为24.5小时。可是大自然的变动周期是24小时。也就是说,人们在填补每天迟延的0.5小时的同时顺应大自然。

因此,如果提前起床,就会与大自然规则相冲突。特别是如果提前2个小时,就会出现疲劳、头痛、发困等各种副作用。

之所以去时差提前的美国比回来时更难以适应也就是这个道理。假设到时差提前3个小时的地区,那么生理节奏必须克服3.5个小时的时间差,相反回来时只克服2.5个小时的时间差即可。

如果世上没有光,人体就不会再顺应大自然的周期,而是各自保持自己固有的生理节奏。即使灰蒙蒙,人体也会根据生物钟的指示区分白天和夜晚。

(帮助:高丽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授金良仁、汉城峨山医院精神科教授金昌润、白医院神经精神科教授禹钟民、三星汉城医院神经科教授郑基永)



corekim@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