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一个人一整天不停地用铁丝缠东西,那么大多数人会认为“那个人是疯子”。但有一位年轻的雕刻家将这种缠东西的劳动升华为一种艺术。
雕刻家朴圣模(36岁,照片)正是通过这种沉闷的缠铁丝劳动制作作品的。他那独特的想象力和执著的劳动制作的“缠绕作品”不但具有美感,而且还向观众提出了有关“事物本质”的哲学问题。
他将大钢琴、低音提琴、15米长的皮艇、维纳斯雕像、自行车、摇摆椅、爬犁、炉子、佛像、佛头像等我们身边常见的各种物品用2毫米至8毫米粗的铝铁丝一层一层地缠绕,直至完全覆盖。
在展示场看到的他的作品,大部分都猜不到铁丝里面是什么。只有看过作品旁边的名字,才恍然大悟。
世间万物(准确地说是组成实物的合成树脂)在被铁丝这一冰冷的材料包装后,重生为完全不同的新物件。从中我们领悟到了“遮”和“露”的界线。这就是朴圣模作品的微妙之处。
“看着轮扩,猜测里面的事物的观众的表情很有趣。这让我联想起重视外表的最近的社会风气,也想起看见和看不见的差别在于什么的对事物本质的哲学问题。”
他决心将“缠绕劳动”转化为艺术,在印度的6年生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大学毕业(釜山东亚大学雕塑系)后,他与其他学生一样从事了平凡的石雕工作。但有一天,因对工作和人生的迷茫,再也不能用心工作。所以,他决定前往印度。
在印度逗留期间,他陷入了沉思。他无法放弃自我和欲望。对工作的兴趣逐渐消失,甚至还想过“出家”。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回国前的某一日,他坐在咖啡屋无意识地用铅笔在A4纸上画了一个又一个圆圈。突然,他从被铅笔涂黑的纸张上获得了灵感。
在没有任何想法和意识的重复同样事情的过程中,他首次忘记了一直放不下的“自我”。他想到,如果将这一过程和作品联系起来,出家和工作就不会有区别。他向面和空间扩散了“线”。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他终于成功地将不容易弯曲的铝铁丝缠绕在用合成树脂制作的物件上。
他在京畿道骊州工作室从每天上午8时至深夜,不断重复着缠铁丝的工作。在铁丝上涂抹手指长的万能胶一点一点缠绕的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记者问他:“是不是很辛苦?”他回答说:“没有杂念很好。这才是我一直渴望的无我境地。”他就像是通过工作修行的修道者。在凡事追求速度的时代,他的漫长劳动更显得神圣。他的首次个人展在首尔仁寺洞艺术馆将举行到7月4日。电话:02-725-1020
許文明 angelhuh@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