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学习文学(法国文学)和哲学的老庄人文学家对东方哲学中儒教的核心教本《论语》进行了分析。作者朴易汶是延世大学特聘教授。他在1980年8月出版的《老庄思想》引起了轰动,已再版17次。这次出版的著作是继以道教为代表的《老庄思想》后,对占据东亚文化圈的核心思想进行分析的第2个重型炸弹。《孔子死了,国家才能生存》这触目惊心的题目很容易让人误解为,儒教是不可取的旧时代思考。但作者的想法与此不同。
“孔子哲学具有改革、进步的性质。不是消极,而是积极,不是逃避,而是参与,不是病态,而是健康的思想。……孔子是合理主义者、人文主义者、理性主义者、现实主义者。从某一方面看,他还是后现代思想家。”
作者从这一观点出发,并没有对20篇499页的《论语》进行逐字逐句的解释,而是将《论语》分成“仁和价值逻辑”、“自然主义和论证逻辑、“参与和政治逻辑”、“人情和道德逻辑”、“礼和规范的逻辑”、“智能和认识的逻辑”6大部份,以引用《论语》文章的方式进行了解释。单从字句看,很容易被误解为述说同一主张的内容得益于简单明了的说明,变成一部生动的古典。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对“仁”的解释。
“仁是指单纯、正直的心性。是与虚伪和做作相反的品行。仁的存在说明人类是精神和灵魂的存在。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心性。孔子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仁被个人的无知和社会条件所蒙蔽。”
作者表示,孔子主张人类是社会存在。他还强调“与他人共同生活的人生”。从这一点看,孔子是比提出相同思想的亚里士多德领先100多年的先驱者。
“信奉老庄思想的道家向往隐士生活。他们在这一点上与孔子对立。孔子主张积极参与现实。孔子重视传统和基本秩序,但不要求无条件顺应。正相反,他是具有改革社会的想法的革命家。他的思想不是在观念道德世界迷失方向的私念,具有参与社会现实的实践教育意义。”
这本书在东西方哲学之间自由翱翔,并提出了只有知识渊博者才思考的“综合思考”,即,如何寻找与现实的交叉点。从这一点看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评价说:“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态度外向、战斗、征服。相反,东方态度内向、和解、自我反省。看似最陈旧的孔子思想才是能解决充满专政、暴力的现代社会问题的最新的思想。”
許文明 angelhuh@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