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陷入危机的美国男孩

Posted January. 24, 2006 03:01   

한국어

“Boys will be boys。”

最近出现了令人咂舌的呼声——“对男孩子们不知道该怎么办”。在包庇男孩子们做出超过玩耍的行动时经常用到的还有“男性优越感”的俗语。

但据调查显示,最近美国教育界内将这句话作为解释“男性次等”现象的话来理解,因此,男学生们的学业兴趣程度变得脆弱。

升入美国大学本科的男学生在全体学生中的比率达44%。男学生在高中自动退学生中所占比率高达80%,而由于缺乏注意力及过多的行动障碍希望得到格外指导的学生中,80%的还是男学生。

最后,白宫的女主人劳拉•布什女士(教师出身)也站出来说:“必须关照那些一直被置之不理的男学生们。”

各媒体也竞相对其原因展开分析。

时事周刊杂志《新闻周刊》最新号(30日)将上述现象定位为“男孩子的危机(The Boy Crisis)”,首先从与生俱来的因素中,而不是社会化因素中找出了其原因。

该杂志说明称,决定男孩子们在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男性化”的主要原因一直被认为是所谓“社会化过程”的幼年时期和青春期,但实际上是从“母亲的肚子里”开始就决定了。也就是说,男婴从怀孕初期开始就形成了男性荷尔蒙。

但是,随着教育界整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优等生”概念开始以优劣班升学率和考试分数之类的数字为主进行评价。问题是,这种评价方式并不适合那些好动的,有时不遵守纪律但却能在瞬间冒出超群想法的男学生们的“大脑构造”。

科罗拉多州一所初中科学教师在化学实验室里授课的场面就是说明上述看法的一件趣闻。

女学生们大都一丝不苟地阅读实验的主旨和说明,最后成功地结束实验,而相对散漫的男学生们却指着那些化学物质问道“能吃吗”,有时还会希望进行课题以外的实验,表现出“另一种可能性”。但是,目前的教育课程忽视了上述的“另一种可能性”。

一位教育学者列举了目前被予以一般化的幼儿园授课场面的例子。他说:“最近,到任何一所幼儿园的课堂上去看,‘成为榜样’的女孩子旁边的男孩子经常被看作是‘有缺陷的女孩(defective girl)’。”也就是说,她们没考虑到差别。

考虑到这个问题,目前美国教育界内声称应该将男生和女生分开教育的声音不断扩大。



金正眼 credo@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