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从过去的艺妓村到如今繁华的城市

Posted February. 21, 2006 03:00   

한국어

“在运动场上慢悠悠地跑了一圈,不知不觉间我竟然跑在了最前面。”

位于日本本州中心的金泽市毗邻东海。虽然这是一个人口只有45万的小城市,但它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国际上也声名远播。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了城市市民们的自豪感。金泽市的成功是“反向思维”的发展模式。在江户时代,金泽市作为前田藩的中心,繁荣了400年。但在明治维新后,逐渐跟不上近代化的脚步,似乎要沦落为一个普通的城市。但金泽市市民们却把这种“缓慢”升华为任何城市都不能模仿的特点。

○把传统产业发展为城市经济基础

金泽市迈出的第一步是“保存文化”。由于近代化脚步避开金泽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机也没有“光顾”这座城市。在第二次大战结束后,金泽市仿佛早已做好准备一样,在日本全国最先制订了文化遗产保存条例。被称为艺妓街的东茶屋街被整顿成出售日本传统茶叶和地区土特产的街道。在江户时代,一到夜晚就能听到从这条街传出的艺妓们的阵阵笑声。古代武士们横行的长町武家屋敷也被改造。

保存文化并不是指单纯地恢复原样。金泽市与急需外界资金投入的其他城市不同,选择了“自我发展”模式。他们没有依靠外界资本,而是通过保留制造、流通、服务等传统产业,把这些产业创造的经济效益投入到地区发展中。

加贺友禅(制作日本传统服装的染色布料)、金箔、九谷陶瓷等地区传统产业应运而生。金泽市为培养延续传统技术的下一代,建立了市立美术工艺大学和县立技术高等学校。卯辰山工艺工房培养出了传统工匠。金泽市没有一家工厂要搬到劳动力廉价的中国。

○文化流入日常生活

金泽市推进的第二个阶段是“文化的生活化”。金泽市并没有建立大规模文化设施。为使“文化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组建了小规模管弦乐队,并实施了鼓励市民参与各种艺术教育、培训的支援政策。1996年建设的市民艺术村反映了要成为文化活动主体的市民们的心理。

如今,金泽市准备向第三个阶段“文化世界化”前进。1995年发表的“金泽和世界城市构想”就是发展蓝图。

金泽市为实现“世界城市构想”,正在努力把金泽市建设成国际会议城市。仅2005年一年就有324次大小会议在金泽市召开,共有8万名外地人访问了金泽市。金泽市和国际会议事务局负责人西天哲次介绍说:“国际会议产业对宣传资源齐备的金泽市做出了巨大贡献。”只要举行国际会议,金泽市就向每人发放12000日元的支援费。即使这样也不会亏损。

西天哲次说:“参加国际会议的人士每人平均消费57000日元,因此,去年也取得了约100亿日元的经济波及效果。”金泽市还不断创造新文化,作为传统留给下一代。2004年10月,金泽市在市厅旁的公园建立了典雅、透明的圆形建筑“21世纪美术馆”。为亲眼目睹由妹岛和世设计的该美术馆,仅开馆第一年就有超过城市人口3倍的157万人访问了金泽市。美术馆和金泽市的著名景点——美丽的兼六园相邻,而且还和市民们平时购物的片町的重要商业圈非常近。

何谓“发展”?发展和“增长”有什么关系?在这个执意追求世界化的时代,金泽市用缓慢的速度提高生活质量,把地区发展和世界化联系起来。金泽市的发展历程让我们重新对这些问题陷入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