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新动荡中 为何出兵台湾
明治维新具有双重面孔。一个是培育产业和人才,推进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国内改革;再一个就是后来与军国主义挂钩的出兵海外。前者,随后中国及朝鲜也相继效法;而后者,则搅乱了东亚秩序。
刚刚开始国内改革不久,为什么立即将矛头转向海外侵略了呢?
为寻找答案,记者飞往台湾。因为就近代日本而言,最初的海外派兵,既不是朝鲜半岛也不是中国大陆,而是当时被称做“征台之役”的台湾出兵。
6月4日,台湾南部的牡丹乡(出兵当时为牡丹社)沐浴在令人炫目的南国阳光中。1874(明治7)年5月,维新的英雄西乡隆盛的弟弟、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日军3600人攻占了这个地方。
当天恰巧正在举办回顾当年出兵台湾的研讨会。主办者是当地政府。在100多名的出席者中,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原住民排湾族十分引人注目。他们是为了解祖先与日军交战的真相而前来参加的。
排湾族老人李金水(87岁)是听着祖父讲述战斗故事长大的。“听说是从山上用枪射击日军的。子弹打光正发愣的时候,看见本来已经倒下的日本兵突然又爬起来了,吓得慌忙逃跑了。……”
这场战斗在日本已几乎被忘记掉了,在台湾又是怎样的状况呢?
同为排湾族、担任小学教师的杜诗韻(33岁)曾在大学时走访过乡里的老人家。“没有了解详情的人了,即使有也缄默不语……”
1949年,同中国共产党打内战溃败的国民党逃遁台湾。在国民党政权下,原住民的历史被埋没。随着民主化的推进,这段历史重见天日的时机似乎即将到来。
尽管如此,日军为什么举兵台湾呢?起因要追溯到发兵的3年前。
宫古岛官吏遇害 以“征伐”名义出兵
琉球(今冲绳县)宫古岛的官吏等69人乘坐的船遭遇恶劣天气漂流至台湾,其中54人被排湾族杀害。“我们本想款待他们,却要逃跑,以为是坏人。”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但是,日本政府却不这样认为。要惩罚杀人者,正好借机把那里的土地收入日本。这样的想法导致了出兵。
政府内也有不少反对意见。当时的实力派人物之一木户孝允为表示抗议,辞去了作为决策成员的参议一职。
即使今天看来也会觉得这是非常鲁莽的出兵。战斗中日本方面的死亡人数是12人,而因疟疾等疾病的死亡者达500人以上,据说主要因为事先调查不周以及军医和药品不足造成的。尽管最后使对手屈服了,但某军官发自当地的信中却写到“情况惨不忍睹。”
何况台湾是中国(当时是清朝)的领土。向那里派兵,清政府岂能坐视不管?也许日清(中国称为甲午中日战争)会提前20年爆发。
为什么在如此情况下仍决意出兵呢?
长年追踪研究这个疑问的大阪市立大学名誉教授毛利敏彦将注意力投向了当时的最高掌权者大久保利通。
大久保在出兵的前一年,在围绕着“征韩论”(参照关键词)的政变中掌握了实权,但毛利教授认为这是重大失策。鹿儿岛老乡的盟友、富有人望的西乡隆盛因与大久保对立,辞去参议返回了故乡。
古往今来,大凡没有声望的政权所做之事大体相同。最先下手的不是内政,而是外交。当时,已经开始行动的台湾出兵就在眼前。毛利教授认为:“以往总说大久保是被既成事实牵着鼻子才追认出兵的,其实他对出兵自始至终都很积极。”
此外不能忽视在刚刚颁布征兵令后,不愿服兵役的农民激烈反抗,揭竿而起。有学者认为,正是因为政府想向民众显示征兵是必要的现实,所以才倾向对外战争。
不仅仅是农民,被征韩论政变激怒的高知县士族制造了袭击与大久保共同执政的岩仓具视事件。这些不满情绪如不设法向外引导发泄,政权将岌岌可危。
况且,在情绪不满的士族中号称最强的鹿儿岛萨摩藩对“征台”比“征韩”热心。萨摩从江户时代初期就开始统治琉球,杀害岛民事件也都是他们所为。实际上,西乡隆盛手下的300多人参加了出兵台湾。
但是,琉球也向清朝派遣使节,持续着日中“两属”关系,这也成为同清朝的对立点。
清朝付了赔款,播下了战争的“种子”
中国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吕万和认为:“那是极其冒险的军事行动。大久保非常清楚这一点。”
大久保赶往北京,与清朝进行交涉。其过程从《大久保利通日记》等资料来看,进行得相当艰难。
“依照万国公约(国际法),清朝的统治未及我们的出兵地。” “此言差矣!我们是以清国的方式管辖。” 大久保借助于法国人法律顾问博瓦索钠德(G.E.Boissonade)的主意以国际法相逼,对此清朝反驳道:“难道你们不想遵守日清修好条约吗?”
日清修好条约,是指前一年刚刚开始生效的条约。对于不得不与欧美等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的日本和清朝而言,这是第一个平等条约,规定互不侵犯对方领土。
结果,在当地英国公使的调停下,清朝支付了50万两(白银),在承认日本的出兵“护民义举”后,日本撤兵。吕万和表示:“清政府军事行动迟钝,外交也太软弱,大久保通过交涉转败为胜,挽回了名誉。”
在清朝被日本欺骗了的意识强烈起来。如果联手日本,有助于本国对抗欧美。基此考虑而积极推进签订日清修好条约的实力派人物李鸿章,不禁仰天长叹:
“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以外,日本则近在户闼,伺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
从此,清朝即以日本为假想敌,加紧充实军备。如果借用毛利教授的话来形容,就是“这里播下了日清战争的种子。”
对清朝来说,承认琉球人为日本的“民”是其最大的失败。日本政府于翌年即向琉球下达了废止朝贡清朝的命令,4年后改为冲绳县,使其完全成为日本的一部分。
冲绳大学的又吉盛清教授认为;“长期与中国保持宗属关系的琉球脱离了华夷秩序,这作为中华体制崩溃的第一步,意义非凡。”
在当时中国也有人对朝贡国由此将发生连锁反应怀有危机感。根据日清修好条约由清朝任命的第一任驻日本公使何如璋在呈送清廷的奏折中如此写到:“阻贡不巳,必灭琉球;琉球既灭,次及朝鲜。”
下一步朝鲜 以军舰挑衅炮台
已经越来越成为现实了。为寻访历史现场,记者奔赴首尔。
仁川国际机场位于永宗岛。1875年9月,这个岛受到日军奇袭,有30多名居民惨遭杀害。事件缘于日本军舰“云扬号”向近邻的江华岛炮台示威,从而酿成炮击战。
以江华岛事件(韩国称云扬号事件)为由,日本胁迫朝鲜签订不平等的日朝修好条约,使其开放门户。这是美国佩里舰队胁迫日本就范在朝鲜的翻版。
江华岛与当年相比也变了模样。与云扬号交战的炮台旧址“草芝镇”像一座风景膫望台,旅游巴士和私家车鱼贯而入,络绎不绝。文化观光解说员朴成玉介绍道:“这里是韩国与近代邂逅之地”,又补充说:“现在是距首尔很近的旅游景点。”
针对江华岛事件,近年又有了一个新发现,即防卫研究所图书馆藏的云扬号舰长报告书,比以往所知的云扬号舰长报告书完成得更早。
云扬舰为补充淡水悬挂着国旗在靠近海岸时遭到炮击。这是沿用以往的报告书披露的日本方面的主张。然而,新发现的报告书对淡水的事情只字未提,最初没有悬挂国旗。
记者采访了翻阅过新史料的研究者之一、首尔大学教授李泰镇。
“迄今为止的报告书,是在会晤急于想了解事件真相的英国公使的前一天改写的。第二天也给法国公使看过了。主要是为了获得英法的支持,想给他们留下朝鲜是不懂国际法的野蛮国家的印象,为了更有利于推进条约交涉。”
在当时的日本政府中,不仅有博瓦索钠德,还有法裔美国人李仙得(C. W. Le Gendre)等外国人顾问,出兵台湾时鼓噪“将来日本要占领台湾。”
李教授对前面提到的有关江华岛事件和条约的定论持有疑问:“日本逼迫闭关锁国的朝鲜门户并许诺给予恩惠的说法,不正是以后日本方面强行合并韩国的主张吗?”
在江华岛事件发生的两年前,年满22岁的朝鲜国王高宗宣布亲政。高宗思想开化,认为不很好应对国际交往,则无法赖以生存,因此开国不可避免。
李教授继续说道:“高宗认为开化需要借助于日本,因此对签订条约显得非常积极。朝鲜有开国的意愿,在双方同意下签订了江华岛条约(日朝修好条约)。”
虽然后来产生了对立,但条约签订时还是取得了双方的共识。
条约中写到“朝鲜乃自主之邦,拥有与日本国平等之权。” 这意味着否定了清朝的宗主权,后来也成为日清战争开战的借口。关于这场战争,请看下一次特辑。(隈元信一、西正之、佐藤和雄)
关键词: 明治维新
指推翻江户幕府和各藩实行的政治体制,由新型中央集权国家开始推行各类改革。除采取废藩置县及以欧美为样板的征兵制度、导入殖产兴业的政策外,还彻底改革了教育制度和税制,形成了近代国家体制。
这一系列的改革也大大地刺激了周边国家。例如在中国(当时是清朝),日清战争(中国称作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等仿效明治维新倡导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及人才录用。因这一改革仅103天便以失败告终,史称“百日维新”。
关键词: 征韩论
主张向朝鲜派兵以征服或迫其改变政治体制的论调,于幕府末期及明治初期在政府内外广为议论。在明治新政府成立后,朝鲜方面以日本的外交文书与幕府时代不符为由拒绝建立邦交;加之1873年5月又传朝鲜在位于釜山日属宿舍门前张贴侮辱日本的标语,对此参议板垣退助在内阁会议上主张以保护居留民的名义派兵;而西乡隆盛则反对派兵,要求派遣自己作为大使去朝鲜。
板垣等人对此也表示赞成,并做出了派遣西乡的决定,但因岩仓具视向天皇禀报此决定时请求不要批准派遣之事,结果出现了在内阁会议上正式决定了的派遣事项被中止的异常事态。
■ 记忆的形成
《 对于一个国家的形象以及历史事件的整体性记忆是怎样形成的?这次围绕在中国引起热门话题的电视节目进行探讨。》
明治维新的新形象 “冷静客观地”介绍日本
由于小泉纯一郎首相(当时)参拜靖国神社等政治行为,使得日中关系陷入最糟糕状态。中国方面将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日本的访问定位为“融冰之旅”。但是就在这次访问刚刚结束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向北京、上海等地一千市民的对日意识调查中,回答对日本“不喜欢”或“不知为什么就是不喜欢”的超过6成。其中70%的人把理由归为“历史认识的不同”。
实施调查的是中国从事对日观形成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传媒调查中心主任刘志明。他认为,“日中战争、侵略国家、残暴行为,这样的对日印象通过电视等影像产生了极大影响。” 而在去年11月,电视台播放了“在描述日本的方法上有划时代意义”的电视节目。
即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的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对美国、俄罗斯等9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分12集(每集约50分钟)进行描述,是为了使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汲取经验教训的节目。
题为“百年维新”的日本篇,穿插着评论家加藤周一等日中两国专家学者的评论,演绎了从1853年“黑船”来航到战后发展的过程,重点放在明治维新上。刘介绍说,“对中国人来说,明治维新使人联想到军国主义的抬头,绝没有好印象。”
可是,节目介绍了明治维新时期殖产兴业、吸收海外文化的情况。评价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能够东山再起,也缘于明治维新时形成的人才培养制度等软实力之功。出场人物将焦点集中在变革时的核心领袖大久保利通、从殖产兴业的角度选中的涩泽荣一、构建国家制度的伊藤博文三人身上。而对日本向中国等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只是点到为止。
日本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中心主任井出敬二公使说在观看节目后留下了强烈印象:“节目甚至介绍了在现体制下比较微妙的主题自由民权运动。这在中国颇为罕见。”
据相关人士介绍,节目制作的起因缘于200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邀请历史学者举办的学习会,题目是“15世纪以来的大国发展史”。了解到这一情况的CCTV便开始了节目制作。
在众多历史学者的协助下,从2004年初开始准备到开播,用时近三年。曾经留学日本、此次参与日本篇制作的王克力认为,“以前描述日本往往突出战争,而这个节目着力冷静客观地介绍日本情况”,并强调说“感触最深并最想介绍的就是学习并吸收海外文化的强烈欲望,(政府首脑历时一年十个月视察欧美的)岩仓使节团即是其象征性的存在。”
CCTV在1980年代后期也曾制作了比较西洋文明、如何摸索中国现代化之路的历史纪录片《河殇》。可是后来由于受到当局的禁播处分,至今在中国国内的电视上难觅踪影。
北京大学的宋成有教授(日本史)指出:“《河殇》的政治性太强,而这次的《大国崛起》重点放在了传达历史事实上,而且与当时相比,改革开放进展的程度也不同”;“目前中国面临如何应对全球化的问题。明治维新的哪些地方可以借鉴,同时也是重新认识日本的一种尝试。”
节目制作成DVD和书籍,被摆在书店最显眼的位置售卖。反响已经飞越了国境。韩国的教育电视台负责人称该片“客观地描述历史,对韩国也具有参考价值”,购买了播放权,并已在今年1至2月播放。在大型企业三星电子公司,企业领导还号召职工收看DVD,刚刚播完就有了反响。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决定从6月25日开始重播。
韩国延世大学的白永瑞教授(中国现代史)分析说:“在中国的历史研究和教育方面,近年形成了爱国主义和多元化历史观这样两大潮流,而以“为了中国,学习外国的历史”为目的的《大国崛起》两者兼而有之,“对待日本,不能一味地反日,应该学习值得肯定的一面。”(西正之)
短评
有关“鸦片战争”的电影中 也有战时娱乐大片
以鸦片战争为题材的电影尽管不多,但热门话题作品不少。
近年有以《清凉寺的钟声》等蜚声海外的中国著名导演谢晋执导的《鸦片战争》(1997年)。影片为配合香港回归而制作,已在亚洲各地上映。制作费1亿元(约14亿日元),创当年中国最高纪录;为拍摄销毁2万箱以上鸦片的镜头,动员了三千群众演员等,规模之壮观成为话题。还听说曾商请已故原皇太子妃戴安娜出演片中英国女王的角色,结果未能如愿。此外,在中国还有1950年代后期拍摄的作品,由著名演员赵丹主演的《林则徐》也广为流传。
日本的牧野正博(后改为雅弘)导演执导的《鸦片战争》(1942年)是一部较具特色的作品。反映了战争时期的社会状态,从反英的角度描写,由于采用了音乐剧形式,亦可称为一部娱乐大片。主要演员均为日本人,原节子和高峰秀子联袂扮演姐妹俩。作曲由服部良一完成,渡边滨子演唱的主题歌《风从海上来》经久不衰。
另外同年还有“满洲映画协会”和中国的电影公司合作拍摄了反映林则徐活动内容的《万世流芳》。由当时“满映”的明星李香兰即山口淑子参演。幻影般的作品时隔61年后,于2005年在东京京桥的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映像中心重新上映。
-系列报道 采访20位有识之士 东亚近现代史的10大事件是…?
贬毁美国并不难,但是-安东尼•贝斯特博士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
日本的近代始于何时?我认为1863至1864年的英国舰队炮击鹿儿岛(萨英战争)和四国舰队炮击下关(马关战争),意义重大。如果说在佩里舰队驶来时日本仍有“赶走西洋人”的意识,那么这两场战争使日本的激进派体会到想通过诉诸武力驱逐外国势力已经无可奈何,因而不得不开放门户。
在思考日本与朝鲜半岛关系时,我认为重要的转折点应该是力图实现朝鲜近代化的改革派金玉均未遂的甲申政变。金玉均等人在日本政府暗中支持下决然起事,但后来遭到暗算。自那以后,民族主义者转变为反日派。日本继续加强了军事统治的力度,日朝关系越来越恶化。
日俄战争的胜利和1905年的朴茨茅斯和约使日本增强了“大国意识”,也使英美萌生了对日本的不信任感。同年签订的北京条约使日本获得一部分中国铁路,由此导致了后来建立满洲国、侵略中国。
可以说世界经济大萧条改变了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结构。在日本,农业萎靡不振,城市里失业人口剧增,由此产生的不满情绪动摇了政党政治的根基,容忍了军部的抬头。在世界范围纷纷建立保护主义经济区域化形势下,日本欲以扩大在满洲等的权益求图生存。
日中战争的爆发本身是以偶然性冲突为起因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日本从此面临了一个战略性问题:即在与希特勒德国全面对抗的世界战争中充当重要的角色,超出了侵略中国以保证原料自给的意图。
投放原子弹的重要性无需争辩。战后盟军实施日本占领的最重要因素在于为日本社会带来了多元主义。工会的权利、妇女参政权、民主选举制度以及宪法第9条…。贬毁美国是轻而易举的,但是他们打造了相当稳定的战后日本。
经常有学生这样问我,实现保守联合并组成了自民党的1955年和因为修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而发生骚乱的1960年,哪个更重要一些?我的回答是1960年。尽管以安全保障为核心、致力于实现初期“普通国家”的岸信介路线,被继承了吉田茂特色的池田勇人政权的所得倍增路线取而代之,但这两个潮流的交叉点具有重要意义。
尼克松访华打开了继美中关系之后的日中关系,而后不久开辟了两国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的之路。如果没有1985年的广场协议,就不会发生由日元升值和投资过热引发的日本的泡沫经济,而没有泡沫经济也就不会出现90年代的景气衰退。因此难道不是现代史中极为重要的阶段吗?
日本的近代颇耐人寻味的是,明治宪法体制在位于日本政治制度顶端的伊藤博文和松方正义等元老提出政治方针的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而他们逝世后,内阁、枢密院、议会、陆海军的权威序列出现了紊乱。这是明治宪法体制的本质性问题。
有议论说,西欧列强在随心所欲地实行帝国主义式的世界统治,责难日本的侵略行为就是伪善之举。即使可以称其为伪善,但并不能因此就可以将日本的行为正当化。(采访者:木村伊量)
安东尼•贝斯特 简历
1964年生于英国。专门研究近现代日本和东亚关系史,特别是一直追踪和关注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历史过程的分析。
安东尼•贝斯特 “我选择的10大事件”
① 英国舰队炮击鹿儿岛(萨英战争)和4国舰队炮击下关(马关战争)(1863~64)
② 旨在实现朝鲜改革的金玉均武装政变(甲申政变)的失败(1884)
③ 朴茨茅斯媾和条约和同年的北京条约(1905)
④ 世界经济大萧条(1929~31)
⑤ 日中战争的爆发(1937)
⑥ 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1945)
⑦ 美国占领日本及各项改革(1945~47)
⑧ 围绕修改日美安保条约发生的动乱(1960)
⑨ 尼克松访华(1972)
⑩ 广场协议签订(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