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第2章 日清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台湾割让(下)

第2章 日清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台湾割让(下)

Posted August. 28, 2007 15:43   

한국어

依然硝烟弥漫的海面

在日清战争(中国称为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和中国到底进行了怎样的战斗?其结果又给中国和台湾带来了什么影响?为寻求答案,记者访问了日军曾经蜂拥而至的中国和台湾的两处海滨。

宁静的海面在夏日阳光下碧波粼粼。

威海市位于黄海之滨山东半岛的顶端。承载着大批游客的渡轮往返穿梭在码头和海湾内的小岛“刘公岛”之间。

在被称为威海卫的十九世纪,这里曾是驻守清朝东北部海域的北洋舰队的基地。沿着海岸筑起了炮台,刘公岛上建起了提督府衙门。尽管至1880年代一直被称为东洋第一的舰队,但在日清战争中却被击败。日军闯入这片海域,北洋舰队投降。

离开渡轮码头步行几分钟路程,可以看到停泊着一艘老式军舰。那就是当年北洋舰队的旗舰“定远”。定远按照与实物大致相同的形状和主尺度比例复原建造,长度有九十余米。2005年4月正式亮相,舰内展览着历史资料。

记者见到了拥有这艘舰船的威海北洋水师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姜培旗总经理。他表示:“没有对中日关系施加影响的考虑。目的是客观地反映历史”。据说建成后两年时间里约有六十多万游人来访,为发展旅游发挥了作用。

彼此戒备的日本和清朝 争相增强海军

日本人对定远抱有复杂的感情。1886年,发生在定远与其它舰船一同停靠日本之际,水兵们在长崎骚乱,和警察发生大规模冲突,双方均出现死者。日本方面在着实领教了大清国舰队威容的同时,也有人认为水兵们的举动对日本而言是“国耻”,由此成为日本加强海军的一大因素。

但是,首先使清政府提高了警戒意识的是日本的所作所为。在十二年前,曾经历了日本出兵台湾的清政府,为增强海军战力投入了巨额银两。日本和清朝展开了扩军竞赛。

据陪同参观定远舰内的该旅游公司研究人员介绍,在战争之际,日本海军已处于领先位置。“日本军舰不仅火炮数量多,而且发射速度也占优势”。另一方面,北洋舰队的扩充却在1880年代末期就已停止。

清政府为什么停止了扩充步伐呢?

在由当地专家们所著《北洋海军与刘公岛》中是这样讲述的。清政府因财政困难,于1891年决定两年内禁止采购舰船、火炮,北洋舰队也因此没有增加任何舰船。并指出,其背景即出于清政府对海军实力的自我陶醉,也缘于最高统治者西太后为修建离宫等耗费大笔银两而招致财政紧张。

若果真如此,清政府的夜郎自大及西太后的专权便成为战败的远因了。

当然还有其他背景存在。比如有指出光绪皇帝和西太后的明争暗斗、围绕两人形成高官们的对立等各种因素,明里暗里都和对日战略交织在一起。在中国,认为政治近代化的滞后是战败主要原因的看法比较普遍。

一谈到一百多年前扩军的历史,就会使人看到围绕东支那海(东海)问题近年来日本与中国对峙的身影。

基于中国的军费连续十九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以及踏踏实实地努力提高潜艇舰队能力等,日本也对东海加强了戒备。同时作为中国方面,也密切戒备日本通过修改宪法从而开辟在海外行使武力的道路,日美联合导弹防御网是否扩展到台湾等问题。

诚然,弱肉强食的帝国主义时代与当今情况不尽相同。很难想象在不远的将来日中两国在这片海域上会再次开战。但是,屡屡陷于相互不信任,并对对方军事动向过度紧张也是事实。双方动辄显现的民族主义情绪也令人担忧。

中国研究日清战争第一人、在讲到清政府败因时,指出了其中之一的外交失败。为拜见山东省历史学会戚其章名誉会长,记者访问了省会济南。

据戚先生介绍,当时担负军事、外交大任的重臣李鸿章,为避免战争曾期待英国及俄罗斯从中斡旋,结果未能如愿。关于割让台湾,也曾考虑向英国出让台湾的权益以期防止割让给日本,但一经提出就遭到了英方的拒绝。

戚会长指出:“日本已看清了列强的关系。早已向英国表明,日本比起清政府来更有能力阻止俄罗斯的蚕食”。认为清政府看不透列强的真实意图,稀里糊涂地想依赖列强力量的战略是重大的失误。

记者又转向了另一处海滨。

根源上的差异 台湾人的历史观

位于台湾东北部的澳底。海水浴场泛起微微的波浪。因受台风影响游泳被禁止,但从设在海滨的游泳池里传来阵阵孩子们的嬉戏声。

1895年5月,日军就是从这里的海岸登陆的。台湾是根据日本和清政府的媾和条约割让给日本的,而殖民地统治并非开始就一帆风顺。同由台湾的官僚和名绅们组织的“台湾民主国”军队以及地主势力等的战斗持续到秋季,其后也时常发生武装起义。

在海滨建有抗日纪念碑。那里曾经立有日军登陆纪念碑,70年代被取而代之。

台湾民众对于割让台湾的历史,看法比较复杂。主要倾向显示,国民党政权当政前就生活在这里的当地人有着较强的台湾人意识,而其后从大陆过来的人则有着较强的中国人意识。两者之间,在历史观和政治立场上均有不同。

民进党在不断地强调台湾人意识,而国民党则中国人意识比较浓厚,并将与大陆的统一也纳入其主张之中。

台北郊外的国史馆是编辑台湾史的总统府直属机构。自民进党执政以来担任馆长的张炎宪称:“台湾人有被清朝抛弃了的悲情”。并指出,清朝派遣来台湾的巡抚(相当于日本的县知事),尽管已成为台湾民主国的总统,但日军一到,就马上返回大陆了。

但同时又这样说:“日清战争以后,台湾走的是一条与中国不同的道路,它处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致力于实现包括民主及自由在内的社会现代化这一贯的进程中”。尽管一段时期曾受日本统治,但同大陆不同,独自发展至今的自负心理,无疑会影响到处理台海问题的姿态。

与此不同,在国民党中具有这样的认识:台湾割让的真相是日本付诸武力“侵略”的结果,是从清政府手中强取豪夺的。

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的前主任委员陈鹏仁氏在台北的事务所这样谈到:“日本出于为南进做跳板的军事目的以及作为茶叶及樟脑的产地,又为企图拓为日本的市场这样的经济目的,才谋取台湾”;“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投降时,60岁以上的人为能够重返中国而欢呼雀跃”。

对于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表示理解,认为:“清政府已不具有同日本继续交战的实力,应该是无奈之举吧”。

在台湾,眼下正为明年3月举行总统选举而热闹非凡。7月上旬,围绕日本统治时期的台湾人活动家,在台北举办了题为“历史与政治的对话”研讨会。会上民进党的候选人谢长廷和国民党的候选人马英九展来了激烈的交锋。当马英九对抵抗日本的活动家给予评价后,谢长廷当即表示:日本也好,国民党也好,都是外来政权。双方马上在历史观上发生碰撞。

中国正在密切注视着台湾社会这样的动向。如果出现企图独立的举动,中国已做好不惜付诸武力的准备。在台湾的对岸已部署了大量导弹予以牵制,海军也得到了增强。台湾军队也在毫不懈怠地进行着假想与中国开战的演习。

澳底给我留下了闲适宁静的印象。但是,在11年前,飞来的导弹就落在距此不远的海面。那是第一次总统直选之前,中国称之为“演习”而发射的导弹。

这片海面依然硝烟弥漫,似乎与一百一十年前没有多大变化。(五十川伦义)

日本人的亚洲观

日清(甲午中日)战争扩散“蔑视心理”

日清(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地改变了日本人对中国及朝鲜的印象。

比如,福泽谕吉创办的《时事新报》在开战后不久的1894年7月29日发表了题为《日清的战争是文野的战争》的社论。

“文野”即指“文明”和“野蛮”,将日清战争定义为“推动文明开化进程”的日本和“阻碍进步”的清朝之间的战争。11月又针对朝鲜发表了社论,主张为推进“文明流”的改革,不得不采取“强制”手段,应由日本掌握“国务实权”。

甚至著名的反战主义者内村鑑三在当时也持有同样看法。同年8月,内村在杂志上用英文面向欧美人发表文章指出:日本是“东洋进步主义之战士”,中国是“进步之大敌”。

研究日中关系的敬爱大学(千叶县)家近亮子副教授指出:“日清战争的胜利,不仅在日本萌生了亚洲是落后的认识,同时扩散了蔑视心理。”这种意识通过10年后的日俄战争得到进一步加强,最后终于导致了侵略中国的行为。

那么这种意识至今是否还有保留吗?家近副教授在7月份面向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在回答“你意识到过自己是亚洲人吗?”的提问时,教室里占半数来自亚洲地区的留学生中有86%回答“有”;而日本学生回答“有”的只有63%,甚至有的学生回答“要是欧美人就好了”。(吉泽龙彦)

 

台湾的历史 

南太平洋系等民族自古居住在这里。进入17世纪后,荷兰人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地区,西班牙人占据了台湾岛的北部地区。荷兰人击退西班牙人统治了台湾岛,后来郑成功为恢复大明,驱逐了荷兰势力,台湾的统治权转入郑氏一族。

清朝击败郑氏集团,将台湾列入了大清版图。从此,来自福建等地的大陆移民急剧增多。日清战争时,日本占领了台湾西面的澎湖列岛。1895年日本和清政府签订《下关条约》(《马关条约》),向日本割让了台湾•澎湖列岛。台湾从此进入长达半世纪的殖民地历史。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撤出台湾,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开始统治台湾。由于从大陆大量涌入的“外省人”和当地居民的“本省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进而从1947年2月28日开始,发生了政府和当地民众之间的冲突(二・二八事件),造成大量伤亡,两者由此产生决定性的裂痕。1949 年,中国内战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政府迁都台北,百万~数百万人逃往台湾。国民党政权继续统治台湾,80年代开始逐步民主化,经过96年引进总统全民直选制度,2000年民进党取得政权。

西太后

(1835~1908年)清朝第9代皇帝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的生母。在小皇帝御座后面实行垂帘听政。同治帝死后,立其妹之子即光绪皇帝继位。实际掌握政权约半个世纪。在执政期间因投入大量财力兴建避暑离宫“颐和园”和大办六旬万寿庆典而使国家财政吃紧,导致甲午战争失败,受到批判。1898年囚禁试图实施“戊戌变法”政治改革的光绪皇帝,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前夕。

●记忆的形成

独立成篇的“脱亚论”

诞生于明治年间的“脱亚论”,到今年春天已122岁了,仍然生命力旺盛。在互联网上检索一下,赫然达数万条之多。本篇拟就人们似懂而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的“脱亚论”予以剖析。

向中国、朝鲜发表“绝交宣言”

“脱亚论”是发表在明治18(1885)年3月16日的日刊新闻《时事新报》头版上社论的题目。并非是这一天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只不过是当时许多日刊新闻都采用在头版发表社论的形式。

尽管没有署名,但执笔者是福泽谕吉。职级相当于现在报社的主笔兼社论总编吧。全篇2千余字,这在包括附录共达22卷的《福泽谕吉全集》中,也只不过是占了三页篇幅的短文。

文章的要点如下:

▽西洋文明如同“麻疹”流行,无有效预防手段。日本接受了文明开化,在亚洲内另辟新径。这个宗旨就是“脱亚”。

▽对日本而言,不幸的事情在于,邻近的中国、朝鲜等国家拒绝近代化,在西洋文明迫近之时仍墨守成规,毫无维护国家独立的良策。

▽两国如能像明治维新那样实施政治体制的变革当然最好,否则,若干年内难免“亡国”,任西洋诸国宰割。

▽今日之中国、朝鲜对日本不会有任何帮助。相反从西洋人的角度看,会因为三国地理位置相近,也将日本视同于中国、朝鲜看待。那可是“日本国的一大不幸”。

▽当今已没有坐等中国及朝鲜接受西洋文明、进而共同振兴亚洲的考虑余地。莫不如与他们分道扬镳,同西洋列强保持步调一致。更无必要考虑中国、朝鲜是邻近国家就给予特别关照。

社论是这样结尾的:“与恶友亲近者难免身背恶名。我们必须下决心与亚洲东方的恶友决裂”。即,如果和坏朋友交往过密就会留下坏名声,现在已经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实质上是“绝交宣言”。

当时反映平静

那么,这篇社论是怎样出笼的呢?

在其发表前一年的12月,意欲实现朝鲜近代化的金玉均等亲日派在汉城(现首尔)发动了军事政变。在日军的支援下曾一度占领了王宫并肃清了反对派。但在三天后即受到清军的镇压,政变失败。日本的公使馆也被烧毁,日本人也有伤亡。

在日本新闻界争相报道这一惊人事件的过程中,时事新报的版面格外热气腾腾。福泽与金玉均等人结为至交,为支援他们的活动还向朝鲜派出了庆应义塾的门生。因此,“脱亚论”是在对亲日派的政变失败感到失望的背景下写成的。

可是,社论发表当时并没有形成多大的影响。

据详知时事新报历史的武藏野学院大学讲师都仓武之介绍,该报当时创刊三年发行量便增至七千多份。作为以知识阶层为读者对象的报纸已占据鳌头。在有关朝鲜的报道中尽管进一步提高了可信度,但没有迹象表明“脱亚论”受到特别的注意。后来福泽本人也从未再提及“脱亚论”,甚至连脱亚一词都不再使用。都仓认为:“在时事新报社内也没有被引用过,其存在已完全被遗忘了”。

侵略的理论于战后复活

似乎完全被忘却的“脱亚论”,再次被提起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了。

据一直密切关注这一过程的静冈县立大学助教平山洋介绍,最初被引用是在1951年,是在历史学家远山茂树所著《日清战争与福泽谕吉》这篇论文中。

在重新认识福泽谕吉的外交论这一过程中,针对中国、朝鲜显示出强硬姿态的“脱亚论”成为研究的对象,其知名度也随之上升,并在1983年收入了山川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日本史教科书中。

在中国及韩国,“脱亚论”也逐渐开始受到瞩目。据首尔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姜相圭研究员介绍,在韩国的研究论文中出现引用“脱亚论”的事例是在1970年代以后。而1980年代的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一发生,“脱亚论”作为日本侵略的论理再次成为议论的焦点。目前在高中的世界史教科书中已被引用。在中国的江苏省等地,也被用作2003年高考的试卷问题。

在日语的网络空间,也大量地充满了“脱亚论”这一词汇。围绕参拜靖国神社而与近邻引起的外交摩擦,或者围绕建立东亚共同体的论争中,在表示应向中国及朝鲜显示强硬姿态的意见时被引用的事例引人注目。

都仓认为:“脱亚一词脱离了福泽独立成章。在处理与亚洲各国关系时,为使自身的主张更具权威性、更有力度,往往被伪善地诠释”。(吉泽龙彦)

纸币

提起福泽谕吉,人们就会联想到一万日元纸币的肖像。他在1984年继承了圣德太子的宝座。据说选定的理由是“具有与纸币相称的品位,为国民各阶层所熟知,在国际上也有较高知名度”(财务省通货企划调整室)。如果相信这种解释,似乎可以说纸币上的肖像是“国家的脸面”,在某种程度上担负着国家形象之重任。

在中国是怎样的情形呢?借1999年的“建国50周年”之机,以全新改版的设计,将一元到一百元面值的纸币全部统一为“建国初期的毛泽东”的肖像。在那之前,也曾经使用了周恩来及少数民族的肖像。对于为何统一,没有正式的解释。

韩国在一万韩元纸币上使用了朝鲜文字的创始人世宗大王,在五千韩元和一千韩元上分别使用了儒学家李栗谷、李退溪。2009年还将计划发行十万和五万面值的韩元纸币,决定使用谁的肖像引起广泛关注。政府和韩国央行将采取通过舆论调查等方式进行选定的方针。

日本除圣德太子外,还曾经使用了伊藤博文及岩仓具视等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家,而1984年以后则基本上被文化人取而代之。财务省对此解释说:“这是因为许多国家都开始使用文化人了”。

台湾的一百元纸币使用被称为“国父”的孙文,二百元是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更大额面值的纸币使用的是少年棒球队及观看地球仪的孩子等图案。据说这是缘于“为削弱继续维持孙文和蒋介石地位的政治信号”。(台湾中央银行)

福泽谕吉(1835~1901年)

代表近代日本的启蒙思想家。出生于中津藩的下级武士家庭,早年入绪方洪庵的“适塾”学习“兰学”。后赴江户学习英语,1860年乘咸临轮渡美国考察。曾随幕府的遣欧、遣美使节团赴欧美考察。1860年将原奉藩命开办的塾馆易名为庆应义塾,即现在庆应义塾大学的前身。

未曾担任政府要职,一直活跃于舆论•教育界。出版了《西洋情况》等多部著述。以“天不生人上之人”为开篇的《劝学篇》成为明治时代初期的最大畅销书。1882年创立了日报《时事新报》。该报在福泽逝后存续至1936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还曾短时期复刊。

连载▪ 访谈20位有识之士 东亚近现代史上的10件大事是什么?

步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适应日中对等地位的时期

“10件大事”列举了整个东亚地区各转折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为了着重体现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拟按事件发生时间顺序进行排列。

如果按照重要程度顺序排列,第一个应该选“开国”。因为在此之前,东亚有华夷秩序,还没有西方诸国的影响,但是开国使东亚一下子和世界联系起来了。

与日本不同,中国不怎么用“开国”这个词。因为发生了鸦片战争,所以通常用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国门”的概念来表述这段历史。东亚地区无一例外,遭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强烈冲击。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影响整个东亚的历史事件。

以后,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和日俄战争首先进入了强国的行列,改变了东亚的体制,是一次重大的变革,也是第一次黄种人打败白种人的战争。另一方面,在中国看来日本已经不是亚洲国家,而是成为西方列强中的一员了。日本把朝鲜半岛变为它的殖民地,是日本加速西方列强化进程的行为结果。

 对辛亥革命的重要性,日本和韩国学者对此给予了超出中国的关注。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的国家。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历史事件。但是,由于中国在辛亥革命以后陷入了长期混乱。因此,过于偏重对革命失败的评价,而没有充分认识其革命的重要性。

满洲事变(日本称九•一八事变)以后,持续了14年的中日战争(1937年爆发全面战争)是亚洲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对两国都是重要的转折点。

日本加入西方列强行列以后,对亚洲发动了战争。一方面,中国的国力已经很弱,在与西方列强之间的战争中频频告败。然而,中日战争期间各种势力得到了重新组合,国共合作使战争转为胜利。在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复兴的一个转折点。

日本进而发动了与美国的太平洋战争。从此,战争蔓延到了世界范围,侵略战争转化成为法西斯战争。

接下来的日本战败也是战争中的一个部分,之所以特别提出来是因为战败带来了很多的变化。以战败为契机,日本开始走向民主主义的发展进程。战败后,遗留下来的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包括和亚洲诸国之间的关系,还存在着没有处理完的问题。

亚洲进入冷战时期的象征是朝鲜战争,与其注意具体事件相比,我们更加看重长期持续的冷战状态。日本加入了美国的阵营,一直和中国对立。中国的很多政策也是从冷战对立这个局面来考虑的。这种状况发生实质性的转机是1989年冷战结束。

这期间,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日韩建立了邦交。其中,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一件大事,由此亚洲的冷战格局开始走向缓和。而另一方面,中苏对立和美苏对立日益激化。这些事件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发生的。

冷战结束后,中国经济在逐年上升,日本又发生长期经济停滞。1990年代以后,中国国力增强,与日本进入对等地位的趋势受到关注。然而,两国国民还没有适应这个变化。可以说,适应这种格局变化的时机现在开始。(采访者 吉泽龙彦)

 

1948年生。中日历史共同研究的中方负责人。参与编辑民间历史通用辅助教材。著书有《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化学战》等。

 我选出的10件大事

(1)亚洲地区的“开国”

(2)日本明治维新与日俄战争

(3)中国的辛亥革命

(4)中日战争

(5)太平洋战争

(6)日本战败与冷战开始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8)中日邦交正常化

(9)冷战结束

(10)东亚诸国的经济发展与政治格局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