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第3章 日俄战争与朝鲜的殖民地化(上)

Posted September. 18, 2007 12:34   

한국어

东乡胜利了!亚洲之梦 转瞬之间

[前言]

日清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俄国一面加强对中国东北地区(旧满洲)的控制,同时也试图染指朝鲜。日本则欲独占对朝鲜的控制权,加紧了对俄战争的准备。打败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军事大国之一的日本,其胜利给东亚带来了什么呢?

[正文]

“好久没来日本了,到哪里去看看呢。”

我的友人,今年77岁的韩国老军人李先生突然来到东京是今年6月份的事了。他在日本长大,战后参加了韩国军队,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作为陆军少尉在前线战斗过。原本我是通过采访认识了李先生的儿子,后来与李先生也熟识起来。

阅读了观光指南的李先生选择了位于东京原宿的东乡神社,那里供奉着因在日俄战争中击溃了俄国波罗的海舰队而成为英雄的东乡平八郎。

“日本的打仗方法很值得参考。我很尊敬东乡元帅。”

在神社院内的日本海海战图前,我给他拍了纪念照,他显得很满足。

原外务省(外交部)职员、研究明治时代外交的日俄战争研究会会长松村正义解释说:“日俄战争是亚洲的新兴国家挑战欧洲一大强国的战争,是不能不引起国际关注的重大事件”。据说外国记者纷纷要求随军采访。

1905年5月,东乡率领的联合舰队在日本海的对马海面迎击波罗的海舰队,大获全胜。

《纽约时报》以《东乡歼灭俄国舰队》为题,在头版头条进行了报道,该条新闻几乎占了头版的一半。英国《泰晤士报》也写道:“波罗的海舰队事实上已全军覆没,这一发自东京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

为胜利而兴奋的不仅仅是日本人。

后来成为印度第一任总理的尼赫鲁1930年代在狱中这样写道:

“亚洲国家之一日本的胜利对所有的亚洲国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以前常常跟你讲起,我少年时代曾怎样地感动过。”(大山聪译《父亲给孩子讲世界历史》,MISUZU书房出版社)(译注:中文版为《世界历史一瞥》)

中国革命家孙文指出,日本的胜利不仅对亚洲,还激发了埃及、土耳其及阿富汗等国家的独立运动,它给了被欧美大国压迫的有色人种以希望。美国的黑人知识分子也称赞“黄种人”有作为。

听到这样的话,我想起了一个人,他就是在越南领导了旨在摆脱法国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的潘佩珠(1867-1940年)(照片为肖像画)。潘佩珠听到日俄战争的消息后,于1905年初秘密出国,春季来到了日本。他到远隔数千公里的日本寻求些什么呢?我于是去越南探访。

虽说“同文同种”,但是……

越南激怒

河内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多年研究潘佩珠的琼滔(音译)教授(72岁),在挂有潘佩珠肖像画的会客室里迎接了我。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推行近代化,引入立宪主义,战胜了大国俄国。‘同文同种’的日本成了饱受列强侵略之苦的人们的楷模,吸引了很多越南人赴日。”同文是指同属汉字文化圈,同种是指皆为黄色人种之意。

潘佩珠到了日本,拜访了暂居横滨流亡中的中国立宪思想家梁启超(照片)。梁启超因参与清末国政改革,失败后逃亡日本。潘佩珠在越南时曾读过梁启超的著作,并根据书的底页所载地址找到了梁启超。出身儒学之家,自幼熟读中国古典书籍的潘佩珠,可以用汉字与中国人和日本人笔谈。

潘佩珠来日的目的是希望从日本得到武器和兵力等援助以便与法国作战。潘佩珠经梁启超介绍见到了当时很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大隈重信和犬养毅等人。但是大隈等以军事援助会造成日本与法国之间的外交问题为由予以拒绝,劝说越南应首先着力于培养人材。

潘佩珠从日本志士那里得到资金,请其介绍留学地点,发起了号召越南青年赴日留学的东游运动。越南留学生一时达到200人,但他们能够留在“安居之地”日本的时间并不长久。

日本赢得日俄战争后,于1907年6月与法国签订了日法协约,日法事实上互相承认了对方对印度支那和朝鲜的统治。法国政府要求日本政府镇压越南的独立运动。“日本政府勾结法国殖民地政权,将越南留学生,甚至潘佩珠都驱逐出境。东游运动遭到彻底破坏。”我在河内买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上这样写道。

潘佩珠在1909年3月被迫离开生活了4年的日本。东京的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里保存着潘佩珠写给外相小村寿太郎的亲笔信。潘佩珠指责日本外相“蔑视亚洲的黄色人种,不问是否有罪就肆意驱逐”,对日本与欧美列强联手一事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拿起这封用汉字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写在半页薄信笺上的信,他的激愤之情跃然纸上。

学习日本的清朝留学生

因《取缔规则》产生警惕和反感

当时,在日本的清朝留学生更多。清朝从日清战争刚刚结束后的1896年就开始派遣留学生,1905年人数达到了约1万人。 

我到中国天津拜访了研究清末留学生情况的南开大学李喜所教授。李教授说:“为什么在日清战争中败给了日本呢?为追究其原因,开始了赴日留学和考察。”他解释说,人们认为无需到欧美从头学习近代思想和制度,直接学习日本经验效率会更高。另外也有现实的理由,那就是日本比欧美近,费用较低。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了,人们将日本看作是新的学习之地,这一点也很重要。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清朝内部认为这是“立宪”日本战胜了“专制”俄国的观点普遍起来,对日本的关心更加高涨。来自中国的山梨学院大学熊达云教授认为:“日本的胜利使中国的国民觉醒,加速了中国采取立宪制的进程。”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尽管这已非常滞后。

在此背景下,发生了一件令留学生深受打击的事情。日本政府于1905年11月颁布了《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清朝政府害怕留学生倾向革命运动,要求日本政府加以管制。留学生们针对这一条令,用集体罢课等形式表示反抗。当时的朝日新闻批判这一行为是“清朝人的放荡卑劣”,阅读了此报道的留学生、革命派活动家陈天华(照片)在东京跳海自杀以示抗议。

“向亚洲的强国日本学习。另一方面,对日本不断加强对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的统治产生警惕与反感。留学生的心情是既矛盾又烦恼。”李教授如此阐述道。现在也存在让中国方面神经过敏的问题,诸如日本修改宪法动向和历史问题等。师从李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李来容(25岁)这样补充道: 

“想学习日本的心情与警惕感同在。看待日本的目光没什么改变。”

中国 “给人添乱的侵略”

日本 “梦在殖民地”

那么当今在中国,人们是怎样认识日俄战争的呢?我走访了当年日俄激战之地旅顺。

旅顺港在今天也是中国海军的重要基地,除一部分旅游区外,外国人不得自由行动。“旅顺、大连曾是日俄争夺战的战场。日本的胜利成了侵略中国的跳板。”这是我在旅顺国防教育基地“日俄战争陈列馆”观看的中文录像中的内容。

在203高地(日语取其音译为尔灵山)山脚下的旅游商店工作的韩行恕先生(82岁),说他小时候在旅顺曾被强制学习日语。他用流利的日语向我讲述了战争的经过。我问他:“日俄战争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呢?”“给人添乱的侵略战争。也有人认为日本赶走了俄国挽救了中国,但这是错的。日本在战争结束后拒不撤出,统治了旅顺,不久进入了中国全境。”他语调平稳地说。  

那么,在日本又如何呢?

8月15日终战纪念日那天,我去了靖国神社的游就馆。日俄战争展区里,军舰进行曲奏得正响,屏幕上正在播放日本胜利的场面,参观者聚成一堆。“曾经的东洋小国日本击败了大国俄国的时候,给俄国和欧洲统治之下的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无限的梦想和希望。”解说词听起来得意洋洋。

也许确实曾经是这样。但是,朝鲜半岛和中国等距离日本越近,“梦想与希望”褪色的速度不也越快吗?

茨城大学名誉教授大江志乃夫如是说:“战争刚结束,日本就把朝鲜变成了自己的保护国,亚洲民众的希望变成了失望。日本的胜利也曾给他们带来希望,但决不能忘记马上又让他们失望了的事实。”

(樱井泉)

        ◆

朝鲜半岛因日俄战争变成了什么样呢?明天,我们尝试去那里探索。  

[关键词] 日俄战争

1904至1905年,俄国与日本围绕韩国和中国东北部(旧满洲)的控制权问题发生战争,日本战胜。日本方面死亡约8万4千人,达日清战争时死亡人数(约1万3千人)的6.5倍。俄国方面死亡约5万人。

  日清战争后,俄国为了加强其在朝鲜的影响力,同时也为了在远东获取不冻港,1898年从清政府租借了旅顺和大连,敷设了铁路。莫斯科大学的阿伊拉彼托夫副教授认为,俄国对外政策的根本是寻找出海口的海洋战略,沙皇尼古拉二世积极地支持了这一想法。

  1900年,俄国为与义和团作战而出兵清国,但镇压起义后仍不撤出满洲。日本一边与俄国交涉,一边加紧进行战争准备。谈判破裂,1904年2月,日军袭击了旅顺的俄国舰队,并在韩国仁川登陆,战争开始了。12月,日军尽管伤亡很大,但占领了俯瞰旅顺港的203高地,翌年1月,攻下了旅顺的要塞。5月,日本联合舰队在日本海海战中给波罗的海舰队以毁灭性的打击后,美国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开始斡旋媾和。俄国内革命运动不断扩大局势混乱,日本也无力筹措更多的战争经费,双方同意媾和。 

朴茨茅斯和约

 1905年9月,日本全权代表小村寿太郎(外相)与俄国全权代表维特(原财政部长)等人签订于美国朴茨茅斯。内容为:①俄国承认日本对韩国的领导监督权②俄国将其拥有的从清朝获得的旅顺和大连的租借权、长春以南的铁路移交和转让给日本③俄国将北纬50度以南的萨哈林岛(日本称桦太)转让和移交给日本④俄国承认日本在滨海边疆区和堪察加半岛的渔业权、等。曾经相信能够获得巨额赔偿金的日本民众,反对媾和内容,在东京掀起了大暴动。

第0次世界大战

日俄战争是不是应该被视为“第0次世界大战”?近年来,历史学家们提出了这样的看法。

2005年正值日俄战争结束100周年,在庆应大学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讨论了将这场战争作为“第0次世界大战”重新评价的观点。与会的庆应大学横手慎二教授的意见是,因为在很多方面,第1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所表现出来的重要特征在日俄战争中已经初见端倪。

一个特征是,受到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日俄战争将欧美列强都卷入进来了(参见图)。日本与英国、俄国与法国分别缔结了同盟。例如,英国因对阿富汗和波斯的控制权问题与俄国对立,与日本结盟有利可图。美国反对俄国占领中国的东北地区,给日本以经济支援。

另一个特征是“全力战”。因为武器发达,战争的规模扩大了,就必须动员全国所有的力量投入战争。“全力战”的思路是从第1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逐渐普及的,但早在日俄战争中就已经出现了。另外,莫斯科大学的奥列格•阿伊拉彼托夫副教授还说“日俄战争是陆地和海洋的全力战。”如果不将陆军和海军有效地结合起来,就不可能赢得战争。

(樱井泉)

【年表/此时的东亚】

1895 朝鲜皇后闵妃被日军等杀害

 96 朝鲜国王高宗移居俄国公使馆约1年

 97 朝鲜国改国号为大韩帝国

 98 从俄国和清朝获得大连、旅顺的租借权及南满洲铁路的敷设权

1900 北京发生义和团事件(又称北清事变)

 02 签订日英同盟条约

 04 日俄战争开始。根据第1次日韩协约,大韩帝国接受日本推荐的财政及外交顾问。

 05 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根据第2次日韩协约,日本夺取了大韩帝国的外交权,使韩国成为其保护国。任命伊藤博文为第一任统监。 

 07 根据第3次日韩协约,韩国内政也被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根据此时签署的备忘录,韩国军队被解散。 

 10 缔结《关于韩国合并条约》

教科书比较

【引言】

明治时期日本以国家命运为赌注进行了日俄战争,并在此后对朝鲜半岛实行殖民地统治而极大地改变了朝鲜半岛的历史。对上述两项,东亚各国是如何看待和进行教育的呢?不妨从中学历史教科书来探讨一下答案。

【正文】

日本 十年前开始记述 优越感增强

东京书籍出版社出版的《新社会 历史》继日清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条目之后,以对开两页的篇幅记述了日俄战争。

关于截止开战的经过,说明重点放在了对当时各国列强的国际关系上。正文记述了日本与英国结盟对抗俄国在义和团事件后仍驻军满洲之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美英援助日本、法国援助俄国的关系图。

有关战后的情况,对国民因不满于日本获得的权益程度而攻击政府并引发暴动,以及政府为持续扩充军备加重国民负担做了说明。同时还做了如下记述:

“日本的胜利刺激了印度、中国等亚洲诸国,仿效日本近代化及寻求民主独立的动向随之高涨。另一方面,在国民中产生了日本成为列强一员的大国意识,从而增强了对亚洲诸国的优越感。”

记述的后半部分编入了1997年发行的教科书内。该社的社会编辑部长渡边能理夫说“有关战争的影响,我们尽量注意从多角度进行说明。”

关于日本对朝鲜的殖民统治,版面不到一页。在介绍对日俄战争后殖民统治兴起的抵抗运动后,做了如下记述。

“1910年,韩国被日本吞并。日本设置了朝鲜总督府,并以武力为背景推行了殖民统治。在学校禁止教授朝鲜史,为进行同化教育实施了日本史及日语教学。”

另外,为了方便了解当时的历史情况,书中刊登了在朝鲜王宫内建设的朝鲜总督府的图片和孩子们听日语授课的图片。

(吉泽龙彦)

中国 未提及国内是战场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历史》对日俄战争及朝鲜殖民地统治只字未提。对成为日俄战争远因的义和团运动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标题用4页篇幅做了详细说明。其开头如下:

“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略)八国联军在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日本称为“北清事变”或“义和团事件”,中国定位为“反帝爱国运动”。近年虽有部分学界人士对此提出异议,但尚未见教科书有更改迹象。

尽管大连、旅顺、奉天(今沈阳)等中国的重要地点成为战场,而在本国历史教科书上却没有提及,这是为什么呢?

了解中国教科书情况的庆应大学副教授段瑞聪说“因为交战主体是日本和俄国。中国方面认为这是两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所以没有编入本国历史。”

在高中世界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近代现代史》)记述了日俄战争及朝鲜殖民统治的内容。以《走向帝国主义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题的章节中没有提及日俄战争的原因,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对朝鲜的殖民统治。

“1905年,日本乘日俄战争获胜之机,在美国的支持下,把朝鮮变成实际上的殖民地。1910年,日本又迫使朝鮮政府签订了《日韩合并条约》(1897年,朝鲜将国号改为大韩帝国),正式吞并朝鲜。”

(佐藤和雄)

韩国 统治与掠夺 篇幅长达51页

韩国称之为俄日战争。鉴于日本随着战争的进展加强了对朝鲜的殖民统治,在国定本国史教科书中,首先用约5行字对俄日战争起因等背景加以说明。

在此基础上详细说明了以下内容▽剥夺了大韩帝国外交权的乙巳条约(第2次日韩协约);▽解散军队后扩大“义兵战争”;▽殖民地统治下的教育、言论活动;▽对物资及人力资源的掠夺等。至1919年的“三・一运动”为止,说明篇幅长达51页。截至乙巳条约的相关部分如下:

“日本取得了俄日战争的胜利后,开始大举侵略我国。由此剥夺了我国的外交权,强行签署了以在首尔设立统监府为主要内容的乙巳条约。”

有关1910年合并条约,在“剥夺国权”一项,有以下说明。

“日帝在全国各地配备了军队和警察,为预防我民族起来抵抗,与以李完用为首的卖国内阁缔结了所谓合邦条约。由此,长期以来创造并发展了独特文化的民族,国家主权被剥夺,沦为日帝的奴隶。”

韩国人的“抗日民族运动”也作为重点加以记述。例如对安重根刺杀第一任统监伊藤博文事件给予颇高评价,说“明显表明了民族独立意识”。

对日韩存在领权争端的独岛(日本称竹岛)问题也被认定为“日帝侵略”的内容之一,写到“日本在俄日战争中单方面地将独岛纳入本国领土”。国史编纂编撰委员会史料调查室长具仙姫说“这是日本侵略的序幕,所以应该明确讲清”。

(樱井泉)

台湾 重点放在对立宪运动的影响上

台湾教科书针对日俄战争及朝鲜殖民地化只是做了简单记述,归类于中国史和世界史。《国民中学・社会》(南一书局)的中国史部分用5行左右文字在清朝末期的立宪运动项目里做了如下记述。

“日、俄两国为争夺中国东北权益而在中国境内开战;隔年,俄国战败,日本势力进入东北。部分知识分子见日本以小搏大,居然获胜,认为是日本实行君主立宪体制所致,因而提出立宪的要求。”

根据1983年《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在“俄军强占东北与日俄战争”项目中,围绕日俄战争前后两国及对清朝的中国东北的争执加以说明。接着又记述道“日俄战争结束,论者皆谓系立宪战胜专制,朝野上下,纷纷要求立宪。”由此明显可见新旧教科书都很重视日俄战争对立宪运动带来的影响。

另一方面,日俄战争后朝鲜被殖民地化一事未在中国史部分提及,而在世界史部分的“亚洲的民族复兴运动”项目中把抗日运动作为重点,仅以四行文字做了记述。

“朝鲜自1910年被日本并吞后,即不断有人提倡抗日,1919年,汉城爆发了大规模的抗日运动,结果遭日本镇压而失败,但此后抗日行动仍不断发生。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才脱离日本统治。”

这本教科书的编撰指导委员、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周恵民说:“朝鲜合并基本上不再提及了。我认为该写1902年的日英同盟。没有日英同盟,也不会发生日俄战争吧。但因教课时间有限,不能多占篇幅”。(田村宏嗣)

【图片说明】

日本军人眺望日俄战争后占领的旅顺港。日本教科书上刊载的着色照片。

连载•访谈20位有识之士/比屋根照夫 琉球大学名誉教授

从冲绳体验所看到的

【正文】

以冲绳的近现代史为基轴选出了“10件大事”。长期以来处于压抑状态的冲绳经历与东亚各国有很多共同点。近现代史的重要论点由此浮现上来。

亚洲太平洋战中的冲绳之战即这类视点的原点。冲绳战虽说是日本国内的陆地战,但与日军在东亚各国的陆地战呈现出相同的模式。日军不但没有保护冲绳的居民,而且将他们视为奸细大开杀戒。在中国和东南亚的战线上日军也曾屠杀过居民,因此不妨可以把冲绳战理解为东亚陆地战的延伸。

冲绳战后,冲绳纳入美军统治之下,从日本分割开来。美国在50年代的冷战时期以“刺刀加推土机”的模式强行接收土地,破坏了人们的生活秩序。

在那种状况下,有人尖锐提出了诸如“冲绳战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日本放弃冲绳的政策以及美国的强硬政策浮出水面,导致开始重新探讨近代史。

冲绳具有琉球王国自己的历史,在被纳入日本领土以前与亚洲各国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在所谓东亚共同体的册封体制中,曲艺和文学多彩纷呈。而琉球归属日本后,结束了这样的关系。

在对外关系被断绝的同时,日本开展了同化政策。冲绳步入近代大门时,“脱亚”和“同化”同时并举,我称其为“脱亚同化”。同化的深入切断了冲绳与亚洲的关系。

日清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成为转机。清朝从此对琉球問题不再提出异议,归属问题大局已定。其后随着“脱亚同化”的大力推进,冲绳文化被视为劣等、野蛮、非文明的产物。这是日本的亚洲观的原形。

20世纪初期出现了像伊波普猷那样的学者,他提倡研究冲绳要立足于“冲绳人”的历史体验,目的是为了打破对冲绳的歧视和偏见。

在此前后,亚洲各国涌现了许多批判列强殖民地政策的有识之士。诸如菲律宾的黎刹(Jose Rizal)、越南的潘佩珠、中国的鲁迅等。如何摆脱列强的统治,挽回民族尊严。在东亚作为实践学问而兴起。从中可以找出与冲绳研究关联的思想轨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冲绳回归日本的运动最初还只是单纯的民族主义。但随着越南战争的激化发生了质的转变。

在嘉手纳基地发生B52爆炸事故后,不仅引起邻近居民的不安情绪,而且暴露了从冲绳出击北越的B52炸死了众多越南无辜的事实。以前的回归运动一直强调“受害者的冲绳”,而后由于冲绳参与越南战争,“加害者”的意识开始萌生,很多人开始站起来加入“反战回归运动”的行列。并成为以后“反对美军基地”运动的导火索。

战后,冲绳和亚洲断绝了关系。但加害者的意识使冲绳与亚洲各国产生了共鸣。人们已经找到了真正理解亚洲的钥匙。

(采访人:吉泽龙彦)

【简历】

1939年生。近代冲绳与日本、亚洲关系史研究者,并就现代政治积极谏言。

【我选出的10件大事】

1 亚洲太平洋战争与冲绳战

2 冲绳脱离日本与美军统治冲绳的开始

3 废除琉球王国及琉球归属日本

4 围绕琉球問题日清之间的纷争

5 日清战争与琉球問题

6 明治政府的同化政策与研究冲绳的兴起

7 台湾、朝鲜问题与冲绳

8 日本回归运动的高涨

9 越南战争的激化与向反战回归运动的转化

10 拒绝“代理签名”斗争及反基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