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点评]“不完全销售”基金

Posted November. 13, 2008 09:28   

한국어

A某四年前按照交易银行店长的建议,购买了M公司的积累型股票基金。每年注入了50万韩元,而且有分红时还注入了更多资金。前年10月到三年的原金2500万韩元增值到了4300多万韩元。当时的COSPI指数(2200点)是现在的2倍左右。虽然基金到期,但因为期待更多的利益A某没有取出该资金,而且又购买(期限为5年的)股票基金。

▷4300万韩元的原金现在跌到一半,而且(期限为5年的)股票基金更没指望。去年10月开始COSPI指数一直下滑,因此A某的养老梦也泡汤了。我们周围有很多购买基金后损失数亿韩元的人。甚至用银行贷款购买基金的人还得承受银行的高利息压力。大部分基金都亏损后,还出现了不少“原金保障”相关的法律纠纷。

▷例如金融监督院判定友利银行赔偿一位家庭主妇50%损失额的“ Power Income Fund”,从基金名称中难以判断投资危险程度。如果要说服定期存款的客户购买该基金,就应该充分说明“该基金与定期不同,有亏损的危险”。因此金融监督院认为,客户把基金误认为是原金保障型基金的主要责任在于银行。赔偿损失只针对“不完全销售”的特殊情况。不过银行不愿意接受金融监督院的决定而起诉时,谁能胜诉还真不能确定。

▷首次购买基金的客户会混淆复杂的“派生产品”基金。因为债券型、股票型等单纯基金比较稀少,相对而言MMF型、分离课税型、稳定型、稳定成长型、成长型、资产分配型、派生产品型、matching基金、chameleon基金...不仅银行需要正确说明,客户也要充分理解约款后再签订契约。股市情况良好时,基金的收益会比定期或债券投资要高,不过COSPI指数下滑时不会有保障原金的基金。

评论员 陆正洙 sooya@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