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时间,30岁出头的女性们聚到了自主饭店里。有个人对最后出现的朋友说了一句话,瞬间热闹的氛围好像被泼了冷水。“好久不见。你好像胖了?发生什么事了?”
男人对‘肉’跟‘什么事情’联系在一起的思考方式感到很陌生。
对女性来说‘肉’是最的容易了解方法。即使增加或减少了几把沙子的重量,女人之间一看就能看出来。如果突然变胖,根据她们的解释就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芬兰职业健康研究所,经过对230名30~55岁女性,为期1年多的分析后得出了有趣的结果。结果显示,她们当中有22%为一疲劳就会陷入“情绪性就餐(emotional eating)”。
“情绪性就餐”不是感到饥饿才吃饭,而是因愤怒或疲劳感到饥饿,所以要吃到眼前的所有食物都消失为止。引发这种饥饿的不是身体,而是“心灵上的饥饿”。负责食欲调节的中枢在感性大脑(丘脑下部),而不是在理性大脑。
对心灵饥饿敏感的相当数女性,是为填饱因疲劳引起的心灵饥饿才会吃掉食物。工作累了就吃、被上司折磨就吃、受了减肥折磨后还吃、对自己的这种样子感到失望,所以还得吃。感到寂寞就吃。
心灵饥饿会带来恶循环。疲劳分泌Cortisol和胰岛素的话,它们就会刺激丘脑下部引发食欲。疲劳性食欲让人专门想起甜食或油腻的食物,让身体堆积更多的脂肪。如果肝脏里堆积了脂肪,就会引发胰岛素的抵抗性,最终向胰脏发出信号使胰脏持续分泌胰岛素。因此再次连接到食欲上。
然而,身体里持续地堆积脂肪,大脑才会摆脱疲劳感。这就是长久进化的结果。我们的身体里堆积了充分的脂肪,大脑才会认为没有了食物也能坚持一段时间,这就会进入安心模式。
厚厚的腰部脂肪视为肥胖的指标,同时也表现为疲劳尺码的原因就在这里。女性们之所以问 “你胖了?发生什么事了?”,这都是有相对的经验性根据。
对女性来说,吃的行为占据了最高的快乐,也是话题的所在。然而,尽情地享受美味的食物,但还要减肥维持苗条身材,这真是左右为难。
按照常识,这几乎是不可同时达到的期盼。但对女性来说,打破那种不可能才是“所有人都羡慕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