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专栏】主思派之性骚扰

Posted September. 05, 2014 09:39   

한국어

尹昶重前青瓦台发言人对驻美韩国大使馆的大学实习生性骚扰的根源好像是酒。总统首次访美期间,理应保持清醒状态的他,却与实习生一起饮酒,最终酿成“性丑闻”缠身,给国家的形象抹了黑。到底由于醉酒,还是性骚扰与饮酒同时享乐,这只有他本人才清楚。

▷韩国对饮酒文化较为宽容。曾经也有过只要一句 “喝了酒失去了理智”就可以顺利通过的时代。据大法院量刑委员会的统计,像强奸伤害及致伤罪,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平均量刑为31个月,但是“醉酒”的情况却仅仅是26个月。“醉酒”状态中犯下罪行,刑法上会以“心神微弱”的理由给予减少量刑。加害者坚称是“饮酒事故”,也与法院的这种“酌情考虑”不无关系。

▷美国对性暴力和性骚扰展现出强力的应对制裁。不顾对方的反对意志,对强制实施的性暴力的行为绝不会宽容。俄勒冈州等8个州还在允许对性犯罪者施以化学阉割。即使喝了酒也不会成为酌情考虑的理由。一个美国铁道货物公司,将一位抗议性骚扰的女职员调离到其他部门,最终被联邦大法院处于4.3万美元罚款的判决。美国新泽西州大法院 1992年被害者没有允许的情况下,发生的性接触,即使没有发生物理施暴行为,也将做出性暴力的判决。在中国甚至发生过对性罪犯判处死刑的案例。婚前同居现象十分普遍的欧洲,对待性暴力的态度同样是零宽容。

▷由于饮酒陷入性犯罪,导致家破人亡的事例也在不在少数。首尔大学法律学院教授、新任裁判官、平泽2舰队海军舰长、歌厅和酒吧对女弟子性骚扰的大学教授等……每当我们要逐渐淡忘的时候,就会爆出性丑闻消息。无论多么强调“由于酒劲儿……”,即使再怎么归责于酒,如今都已经到了不会被容忍的时代。在酒桌上处于优势地位的甲是否是醉酒状态并不清楚,但可以明确的是被害者的沉痛回忆。

崔永海 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