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病毒是如何产生的? 科学界有3种假说

Posted June. 06, 2015 07:17   

한국어

病毒用一句话来定义的话,可以这样说:“不能够自我生存,利用周围的环境进行繁殖的非细胞生命体。”不是细胞,但拥有遗传信息,而且利用人体和细菌、橘子树、霉菌等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不断复制自己,从这点上说,是一种生命体。

到底病毒是从哪里、如何产生的呢?专家们根据遗传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可分为3类假说。

首先是“细胞退化说”,即正常的细胞在退化后只剩下遗传体和表皮蛋白质,成为病毒。主要根据是,引起天花的福克斯病毒和引发带状疱疹的疱疹病毒遗传体具有和人类相同的双链DNA,而且有80~100个遗传基因。

但是,这一假说还不能说明占全体病毒种类一半以上的RNA病毒的起源。细胞虽然只靠DNA储存遗传信息,但是,部分病毒利用RNA储存遗传信息。

因此便有了“细胞逃逸说”,即细胞部分遗传体脱离细胞,进行自我复制,或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获得蛋白质,生成自我保护所需的皮层,成为病毒。引起人类小儿麻痹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以豆科植物为宿主的科莫病毒、在蚊子和哺乳动物之间生存传播的辛德毕斯病毒等,宿主和活动领域看起来完全不同,但其遗传体和细胞内的信使RNA在结构上十分相似,这是支持这一假说的根据。

此外,还有将细胞和病毒区分看待的“独立起源说”。这一假说是指细胞和病毒各自独立生成,相互影响对方的进化,而形成现在的状态。例如,逆转录病毒无一例外都具有将RNA的遗传信息转移到DNA中的“逆转录酵素”遗传基因。现有的细胞性生物中,逆转录酵素的活动极其少见,好在大部分情况下来源于逆转录病毒的近亲逆转录转座子。

病毒的起源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值得注意的是,病毒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其活动领域以更快的速度交叉。

庆熙大学生物学教授丁庸锡(音)说,“将自然界难以相互遇见的植物或动物置于同一空间,或人类自己进入新的病毒活动领域,造成了病毒活动领域开始交叉”,“今后新的病毒的出现将更加频繁”。



崔永准 东亚科学 记者 jxabbey@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