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釜山行》观众人数超过了1000万大关。在前往釜山的高铁列车上,感染了来源不明的病毒的人们变成了僵尸,乘客们和僵尸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展现了人类生存本能的丑恶面孔。这部电影是延相昊导演的作品。在戛纳电影节上,参加了只有票房和作品性兼具的影片才能得到邀请的“午夜银屏”,观众们起立鼓掌,让人们对影片寄予了厚望。但是,僵尸影片在韩国一般不大符合韩国观众的口味,这部电影此次大获成功,倒是罕见。
电影中出现的“活着的尸体”僵尸概念,出自于加勒比海地区传统宗教伏都教。据说,伏都教的祭司将正常人变成假死状态的僵尸后任意驱使。僵尸作为大众文化进入韩国,始自1968年放映的电影《活死人之夜》。在这部被称为僵尸电影的典范的作品中,僵尸们只有在咬了人破坏了人的大脑后才会停止不动,而被咬的人则会变成僵尸。这样的故事形态不断反复,僵尸电影层出不穷,原因在于对现代人来说,僵尸象征着恐怖和紧张。
《釜山行》的成功,也是因为影片适当地融入了韩国社会恐惧和紧张的现实的缘故。因为工作而疏远了家庭的家长,一旦产生利益,不惜使用诡计的基金经理,给孩子们灌输“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会像他们(露宿街头的无家可归者)一样”的大人们,在危险的关头守护食物和共同体的只有孩子们和青少年,大多数成人为了活下去而残害他人。“人类比僵尸更可怕”是这部电影传递出的核心信息。
影片在质问:在死亡关头,谁能够到最后仍然捍卫人类的本性?所以这部电影还含有对没能解决危机的政府的婉转批评。把僵尸的出现称为“暴动”、在混乱的情况下只是反复强调“请国民们放心”的政府,令人联想到世越号惨剧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期间无能的当局。应该死的人没有死而四处游荡,这就是僵尸。本应寿终正寝,但仍然了无生机地活着的,岂止是电影里的僵尸们。
评论员郑成姬 shchu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