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渤海统治阶层的字体,有“贞慧公主墓碑铭”(780年)、“贞孝公主墓碑铭”(公元792年)、“咸和四年铭佛碑像铭文”(834年)。这些字体基本上带有韩民族的特性,流露出其出现年代的中国化特点,与高句丽后期或统一新罗的字体相似。
首先,笔画的方向不整齐,各式各样,字体的大小也没有一定之规,不平衡。虽然搭起了横与竖,但并不匀称。最后部分上扬,这是中国字体的主要特征,似乎受到了中国的影响。笔画粗细和长短有变化,显示出上下稍长的特点,这意味着热情、膨胀欲望、积极性、实践性和进取的气象。南宋的叶隆礼受皇帝敕令编纂的《契丹国志》中说:“三个渤海人,可敌一头虎”。
在渤海的瓦当中发现了韩民族的字体,从而确认了渤海是韩民族的国家。因其自由奔放,与循规蹈矩、遵守一定之规的中国字体不同,流动着柔和的线条,与靺鞨字体也不同。从铭文瓦当来看,左右不对称,字体大小不匀,线条的方向也无一定之规,时而任意挥洒。又,线条圆润而不陡急。自由而有活力,流露出韩民族性格急躁、情绪多变、善良的特性。
柳得恭在《渤海考》的序言中写道:“大氏究竟何人? 高句丽人也。所有土地属谁? 正是高句丽之地,更有拓展。”也可以通过字体支持这一主张。律师、笔迹研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