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陷入了“种族清洗”国内少数民族罗兴亚人的泥潭,其与军方独裁抗衡的“民主化象征”、“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的名誉也在不断下滑。
上个月27日,联合国特别调查团把缅甸政府军对罗兴亚人的围剿行动定性为“具有种族清洗意图的重大犯罪”,同时也是集体强奸等反人道主义犯罪。虽然国内外视线集中在实权人物昂山素季身上,但她第二天出现在仰光大学露面时,谈论的只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小说《飘(随风而逝)》的价值等文学话题。
事实上,昂山素季作为缅甸国政最高负责人,对上述重要人权悬案保持了沉默。
被联合国抨击为“种族清洗”的事件,就发生在昂山素季掌权之后。联合国特别调查团的报告也指出了昂山素季在这一事件中的责任:“(昂山)素季没有使用实权人物的地位或自己的道德权威,努力阻止罗兴亚人事件的发生。”
联合国报告声称,要让军方最高司令官等6人站在国际法庭上。很多人分析认为,军方首脑或昂山素季接受国际法审判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对于昂山素季来说,“种族清洗”的污名却随之而来。
去年8月25日,缅甸军队以扫荡反政府武装为借口开始了对罗兴亚人的残酷作战。据“无国境医生”组织估计,此后一个月里,6700名罗兴亚人因为枪击、暴力等原因而死亡。当时幸存下来的居民们越过国境前往伊斯兰国家孟加拉国。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共有91.5万罗兴亚人滞留在孟加拉国的难民营。
国际社会曾经期待,2016年3月昂山素季领导的文人政府上台时,由来已久的缅甸境内镇压少数民族的问题会迎刃而解。2013年10月,昂山素季在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独裁政权的统治太过漫长,国民彼此之间互不信任,以至于发生了上述事件。”
但是,在昂山素季掌权后,形势没有太大变化。去年4月,昂山素季在BBC承认了罗兴亚人居住区的纠纷事实时表示:“种族清洗是太强烈的用词。(不仅是佛教,)穆斯林之间也存在互相残杀。”
对于昂山素季未能积极应对罗兴亚人事件的原因,各方众说纷纭。首先,在国内情绪上,她只能选择民族而不是人权。在始于1885年的60多年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若开邦的穆斯林(罗兴亚人的祖先)曾经带头对从事抵抗运动的民族进行镇压,从此结下了仇怨。英国广播公司(BBC)预测称:“昂山素季一旦正式表明对罗兴亚人的支持,就会面临大众、佛教民族主义、军方相关人士的指责。”
也有分析认为,这是因为昂山素季的权力基础十分脆弱。目前,缅甸是民间政府和军方的联合政府。根据军方制定的宪法,昂山素季的权限不仅受到限制,涉及国家安保和治安的3名政府部长均为军方势力。昂山素季的传记作家彼得·波普在英国《独立报》上表示:“昂山素季是政府中最强大的民间人士,但对主要政策没有反对的权利。”
尽管如此,国际社会对昂山素季的压力仍在继续。继英国牛津之后,爱丁堡市政府上个月22日也取消了她的名誉市民权。昂山素季与牛津大学校友英国人结婚,有两个英国国籍的儿子。美国犹太人大屠杀博物馆也撤回了2012年授予昂山素季的埃利奖。剥夺诺贝尔和平奖的呼声也非常强烈。但据法新社报道,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上个月30日表示:“根据诺贝尔和平奖规定,奖项不允许被剥夺。”
今年迎来政治生涯30周年的昂山素季再次迎来了大考。
洪壽英 gaea@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