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把朝鲜的独立宣言贴在各学校校门或政府前,受到刺激,努力打倒军阀或外国势力等压迫者。”中国《上海时报》在1919年5月4日的社论中这样描述了两个多月前发生的三一运动的教训。今天迎来100周年的中国五四运动和韩国的三一运动就这样在抗日和反封建方面互相契合。
▷5·4运动的起因是,在旨在处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巴黎和会上,同意把由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省拥有的利权转交给日本,引起了中国人的不满。此前,北洋军阀出身的总统袁世凯接受了向日本移交各种权力的“二十一条”要求,这给日益高涨的不满火上浇了油。5月4日,在天安门广场,在北京大学学生的主导下,3000多人举行了大规模示威,随后示威群众涌向亲日汉奸三人帮之一的军阀政府交通总长曹汝林的家中。他们看到接待室挂着日本天皇的照片,非常愤怒,烧毁了房子,军阀政府逮捕了参与该事件的32名学生。此消息一出,从北京开始,市民的抗日及反军阀政府运动扩大到全国。
▷中国人当时甚至把日本人称为“鬼子”,既讨厌又畏缩。中国人同情殖民地朝鲜,又以朝鲜因腐败和无能而灭亡而无视,但看到三一运动后,他们的看法完全改变了。釜山大学裴庆汉教授表示,中国人对同年4月上海临时政府的成立持友好态度,也是受三一运动的影响。后来成为共产党首任总书记的新文化运动旗手陈独秀评价道:“朝鲜的独立运动伟大而迫切,依靠民意而非武力,是世界革命史的新纪元。”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众作为历史主体登场的事件,也是表达主权意识的第一个市民运动,是现代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的建党,也是因为有了从五四运动中萌发的大众主权意识的土壤。上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大会上,19次提到“爱国”,但没有提到“抗日”。这被解释为是出于想再次与日本亲近的政治性考虑。有分析认为,另一个关键词“民主”之所以没有被提及,是因为与自身权力的强化背道而驰。希望明后年迎来建党100周年的共产党,以五四运动的基本精神,在反帝(爱国)的同时,不要让民主褪色。
具滋龍 bonhong@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