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比几十张演讲稿更能给人以震撼和感动。但诗人的生活并不轻松。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卡尔•施皮茨韦格在《贫穷诗人》中赤裸裸又富有质感地表现主人公所处的生活面貌,获得了很高的声誉。画幅中,一位上了年纪的诗人躺在阁楼角落里铺着旧床垫上。他的嘴巴叼着羽毛笔,手指头数着什么,为了防止雨水从天花板漏进来,伞撑开了,他写的文章被用作一捆捆的柴火。这不是天才诗人的理想化形象,而是他所面临的窘迫现实。
画中有社会对艺术家恶劣境况的批评,但画中的诗人并不显得不幸。因为这是自己选择的人生。诗人头戴的倒圆锥形帽子使人联想起法国革命时期象征自由和抵抗的“弗里吉亚无边便帽(Phrygian cap)”。这体现了诗人为抵抗社会规范和习俗,实现自由和欲望而自愿选择贫困的决心。此外,这幅画还让人想起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的名言“与其做一头饱了的猪,不如成为饥饿的苏格拉底。”这反映了时代精神,要求人们不要被物质欲望所束缚,要追求精神愉悦。
施皮茨韦格原是一名药剂师,但25岁时继承父亲遗产后,成为全职画家。自学绘画的他,创作了大量讽刺当代德国中产阶级日常生活和社会面貌的绘画作品,但很少有人能看出作者真正的意图。因为画中的人物太富有情感,而且表现得很有趣,抓住了人们的心。甚至独裁者希特勒也最喜欢他的画。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德国人最喜欢的画作中这幅画可以排在第二,仅次于《蒙娜丽莎》。诗人为了自由和理想而甘愿忍受现实困难,这种形象代表了德国人的认同感,至今仍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金圣京记者 tjdrud0306@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