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专栏:战争垃圾

Posted June. 24, 2020 07:39   

Updated June. 24, 2020 07:39

한국어

人有时会把别人当作物品使用并丢弃。哲学家马丁•布伯将这种关系称为“我-它(那个家伙)”的关系。两人之间不是平等的“我-你”关系,而是一方利用另一方的“我-那个家伙”关系,这种关系尤其体现在战争中。美国华裔作家哈金的小说《战争垃圾》以韩国战争为背景,展现了人类成为“那个家伙”的情况。

 故事聚焦于韩国战争中被俘的2万多名中国军人。他们在巨济岛和济州岛过着收容所生活,之后约有三分之一回到中国内陆,其余去了中国台湾。这是想要前往台湾的反共俘虏和想要回到本土的亲共俘虏之间反复进行生死搏斗的结果。他们之间发生的暴力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杀气腾腾,惨不忍睹。收容所虽然归联合国管辖,但是没有用。

 作家最关心的是不顾从反共俘虏那里受到的各种威胁和怀柔,选择回到中国本土的俘虏的命运。中国并不欢迎艰难归来的他们。在国家眼里,没有选择死亡,而是被俘的他们都是叛徒。数百人因间谍嫌疑被关进监狱,几乎所有的俘虏都遭到不光彩制裁。许多人在农场进行劳动改造。给他们的家人也打上了烙印。战俘恢复权力是1980年,已经是27年之后的事情了。那是一段耻辱的岁月。

 这是一部不舒服又痛苦的小说。作家为什么非要写如此黑暗的小说呢? 因为在战争中是“战争垃圾”,战争结束后是“社会垃圾”的每个人的伤痛和委屈,即使这样,也想抚慰一下。依靠于故事情节具有的治愈功能。可是这真的只是中国的故事吗?我们是否已经从这种国家暴力中解放出来?小说对韩国读者提出的默认问题就是这个。韩国怎么样?文学评论家•全北大学教授


金圣京记者 tjdrud0306@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