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真有种创造出来的感觉。”
和自己一起参观了展示韩国传统文化、文物的博物馆的外国朋友发表了这样的感想。Hyun设计研究所代表崔敬元(53岁•照片)在新书《韩流美学》(The Book出版社)的序言中提及了很久以前的记忆,果敢地触动了禁忌。
“在刚开始学习设计的时候,‘韩国文化很素朴’的话听起来很好。我们坚定地保持积极地看待我们国家的遗物的态度。但那时我明白了,根据不同的人,朴素感可能会被认为是制作不善或缺乏完成度。”
摆脱掉所谓的“粉丝心(fan+心)”的带有倾向的性有色眼镜后,才能体会到对象的本质价值。首尔大学美术学院产业设计专业的崔代表从研究生院开始就致力于分析韩国传统文物设计。
“韩国社会对设计的价值观至今仍未摆脱20世纪60年代产业化时代从美国引进的框架。设计的根源和本质不是产业或美术,而是生活。在三韩时代的无花纹陶器、高句丽时代的移动式铁制锅台上,体现当时社会生活状况和审美水准的设计要素非常明显。”
三韩陶器的盖子上装有几何形状的简单鸭子模样的把手。崔代表解释说:“因为缺乏细致、真实的表现技术,所以并不是以单纯形态进行制作的。把几何形态塑造得干净利落,比看起来难得多。这种造型从侧面证明了消费高度抽象性的阶层存在的当时社会的文化、经济水平。”
高句丽壁画的三足乌图案是如何融入现代足球队的队徽设计之中的,强调曲线的同时,还分析了各个部位分割制作的韩国青铜剑与其他国家的一体型青铜剑有何不同,并一一与手绘的细密画一起分析后写进了书里。
崔代表以期间的研究资料为基础,展示了将朝鲜刺绣和民画中观察到的样式运用到纤维设计的产品。今后计划扩展至家具和道具设计领域。“无论是在学界还是产业,韩国设计的主流仍然被困在产业化时代包豪斯(Bauhaus)的陈旧框架中。虽然这是为了寻找韩国传统设计之根而自行着手的工作,但是孤独却是无可奈何的事实。但是,寻找并面对韩国文化遗产中隐藏的设计要素的瞬间,能够带给人们充分补偿其疲惫感的巨大快乐。”
孫宅均 sohn@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