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建筑社会学

Posted March. 24, 2021 07:34   

Updated March. 24, 2021 07:34

한국어

从大的方面来看,怀疑或冷笑是关心的悖论性表现。如果不关心,就没有必要非得持怀疑或冷嘲热讽的态度。在以“建筑社会学”为副标题的咸成浩诗人的组诗中看到的怀疑和冷笑也是如此。

 在诗人眼中,首尔只是表面光鲜的进口成品。“首尔在发光-谁把首尔整夜都搞得这么亮/闪闪发光,是进口成品的首尔。”说首尔竟是全面的进口商品,这是什么意思呢?包括看似“巨大欲望的城堡”的建筑、“霓虹闪烁的广告塔和教堂尖塔”、“像巴别塔一样高耸的金融公司办公楼”在内,所有建筑在诗人的眼中都是如此。但是进口产品是指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是指缺乏哲学、历史意识和美学逻辑。对诗人来说,那种建筑物不是建筑,而是布景。必要时设立,必要时可以砸碎的布景。或者正如他在其他文章中反复引用的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没有灵魂的集装箱”。还有比这更让人怀疑和冷笑的视角吗?

 诗人为什么如此批判呢?关于建筑,想谈论传统失传、历史意识缺乏。想谈论美学理论的缺失、共同体追求的价值的缺失。建筑物证实了这种缺失。当然,这是过于苛刻的评价,也有夸张的一面。然而,很难回避缺乏历史意识和美学理论的建筑师只不过是被资本所左右的技工和知识技术人员的想法。如果不是兼任建筑师的诗人,谁会为韩国的近代建筑写如此辛辣的诗呢?但是,这又何止是建筑领域的事情呢?这可能是政治、经济、教育、艺术等所有领域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在13首诗中看到的怀疑和冷笑、嘲讽的尖锐程度从小的方面来说是对建筑,大则是对整体文化的深情和反省的理由就在于此。文学评论家•全北大学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