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接近死亡的人。大家总有一天都会死,但‘承诺’到底是什么呢?”
刚过40岁就因乳腺癌多发性转移而人生进入倒计时的哲学家宫野真希子,在感受到反复的放射线治疗导致健康恶化的情况下,仍然决定写书,这难道不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吗?在明天能否遵守约定尚不明朗的情况下,要写书的长期承诺意味着什么,这是深思熟虑的事情。尽管如此,她通过“有没有人能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反省,得出了在死亡面前也要我自己而活的结论。
讲述面临死亡的哲学家与病魔斗争时得到的理由的对象是医疗人类学家矶野麻帆。对于接到限期宣判并打算取消预定演讲的作者,演讲的主办者矶野表示:“说不定我会比你更早地死于交通事故”,并劝阻她,以此为契机,两位女性互致信件。宫野和矶野往来的20封书信被写进了这本书。两个人在必然会找到人类的相遇和疾病、必然遇到的离别和死亡、死亡等命中注定的命运面前,也分享着无法停止的人类生活的苦恼。
该书讲述了社会对被判定为人生进入倒计时的癌症患者的偏见,以及由此在患者这一限定身份面前呻吟的人们的苦恼。该剧讲述了因生与死、健康与疾病、监护人和患者等二分法的思考方式,一个人创造的生活在一瞬间只能变成“患者生活”的令人惋惜的现实。宫野指出,当病人的认同感被固定在患者身上时,她面前的无数人生机会和可能性就会消失。
据说,被宣告患上癌症后,宫野还参加了无数的演讲和活动,写了两本书,并在几小时后失去了知觉。半个月后,她将结束自己的生命。从作者的生命的最后记录中,可以窥见人类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活到最后的路。
金哉希 jetti@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