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东海鱿鱼“销声匿迹”……威胁渔民生计的气候变化

东海鱿鱼“销声匿迹”……威胁渔民生计的气候变化

Posted September. 18, 2023 08:49   

Updated September. 18, 2023 08:49

한국어

“当时一天最多能捕获5000只以上,但现在连100只都很难抓到。”

40多年来一直在东海束草前海捕捞鱿鱼的捕捞经营者协会会长朴正基(音译)最近面临着生计的威胁。这是因为气候变化导致东海鱿鱼逐渐消失。几天前一天捕获的鱿鱼只有40只。也就是说,开工量降至全盛时期的百分之一以下。朴某叹了口气说:“除去人工费和油价等费用,出现了赤字”,“这样下去很难维持生计,快要放弃捕鱿鱼事业了。”

东海捕捞鱿鱼的渔民们可谓是“苦难的行军”。从3年前开始,鱿鱼捕获量开始明显减少。2022年和去年的捕捞量每年减少一半,今年已经到了干涸的地步。由于苦肉之策,大船最近为了捕捞鱿鱼甚至还开往至西海或俄罗斯海域。但是考虑到油价等追加费用,收支不平衡。但是鱼种变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要更换设置在船上的装备,并设置适合新鱼种的渔网,需要花费数千万韩元。继渔民之后,鱿鱼血肠等相关饭店和店铺也受到了损失。朴某说:“做梦也没想到只在电视上看到的气候变化会对我的生计造成威胁。”

朴某感受到的危机感不仅仅是鱿鱼相关从业者们的故事。渔村处处弥漫着因气候变化引起的鱼种变化将更快到来的危机感。很多渔民、地方自治团体和研究所已经进行了多种尝试,以应对鱼种的变化。例如,江原道为应对未来捕捞量骤减,共投入300亿韩元,正在构建三文鱼智能养殖试验台。项目内容为,构筑鲑鱼、明太鱼养殖综合数据,挖掘良种。系统建成后,东海将用针对性养殖来弥补捕捞量急剧减少的鱼种。

没有大海的忠北的挑战也很有趣。该项目是将进口自冰岛的三文鱼受精卵在淡水培育成成体的项目。也就是说,要超越“逆流而上”的三文鱼的本性,生产只在淡水养殖场生长的三文鱼。这是美国、瑞士等水产强国尝试的方式。虽然去年因各种变数未能取得大的成功,但今年引进纯净地下水,期待取得成果。

虽然度过了历史上最炎热的夏天,但很少有城市人认为气候危机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存 但是,与自然生活得稍微近一点的渔村居民们切身感受到了变化,正在激烈地摸索生存方法。本周末(22~24日)在首尔瑞草区aT中心举行的“2023 Sea Farm Show水产养殖博览会”上,将介绍渔民们应对水产业危机的闪现创意。本来就因日本污水排放而面临困难的韩国渔民们,让我们去现场一起为他们鼓掌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