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著名诗人维斯瓦娃•辛波丝卡在题为《憎恶》的诗中这样问道:“怜悯,哪怕只有一次/有最先到达过终点线吗?”诗人想象人类拥有的感情会展开一场田径比赛。但是在爱情、憎恶、怜悯、猜疑、正义感、怀疑等各种感情展开的比赛中,最先通过终点线的选手已经确定。是憎恶。为什么会这样呢?
要想在比赛中夺冠,必须做好准备。而且要快速、聪明、机智、勤奋。仇恨以宗教为借口,以国家为借口站在起跑线上。爱情、博爱、怜悯或正义感等感情在出发阶段也属于“还算不错”的类型,但速度越来越慢。与憎恶相比,这种感情显得软弱无力。因此,“最终全速前进的只有憎恶一个人”。虽然人们窃窃私语说憎恨是“瞎了眼”,但诗人不同意。“用狙击手的锐眼/勇敢地凝视未来/只有憎恶。”
一想到以宗教、国家、人种等借口和战争持续不断的情况,就觉得这是一首现实性的诗。加沙地带的数千名儿童死亡,学校乃至医院遭到破坏,是因为憎恶压倒其他感情。诗人对我们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憎恶/如何有效地/培养和管理自己/如何轻松地越过高高的障碍物。”意思是说,不要沉浸在伤感中,要如实面对现实。诗人还问:“怜悯是否对其他感情取得过胜利?”虽然似乎过于愤世嫉俗,但如果对卷入憎恶的人类没有恻隐之心,这是无法回答的问题。但是与诗人的诊断不同,在感情展开的比赛中,如果怜悯能先到达终点线该有多好。总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