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政府每周2、3次干预价格……仅靠“看得见的手”无法控制物价

政府每周2、3次干预价格……仅靠“看得见的手”无法控制物价

Posted August. 03, 2024 07:26   

Updated August. 03, 2024 07:26

한국어

上月消费者物价同比上涨2.6%。截至6月,连续3个月下降的上升率因“鬼怪梅雨”和中东局势不稳定的影响而反弹。特别是农产品价格上涨了9%,国民感受到的物价比这还要高。由于对物价的不满很大,政府对市场的价格介入也在持续。

今年上半年,政府部门直接或间接地向企业要求冻结、下调价格的次数就达70多次。平均每周进行2、3次介入。4•10总选在即,经历“大葱风波”的农林畜产食品部对食品、餐饮、制粉•制糖企业等全方位施压,要求冻结价格。产业通商资源部以流通、炼油企业为对象,集中管理价格。公平交易委员会为了防止减少产品容量,变相提高价格的“缩水式通胀(Shrinkflation)”,加强了现场调查。

通货膨胀肆虐时,政府出面管理物价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压制价格的时间延长,收益性恶化的企业就会忍不住上调价格,反而会出现通货膨胀结束时间被推迟的副作用。而且,此次通货膨胀的最大原因是全球异常气候、中东事态等对外“供给”。仅靠国内市场的价格控制来抑制是有限的。

实际上,为了看政府的脸色,一直克制上调的企业中,将上调的原材料、人工费反映到产品价格上的企业层出不穷。随着哈马斯领导人被暗杀事件导致中东局势恶化,国际油价再次动荡。由于韩国电力的天文数字般的赤字,预计在酷暑消退后,电费追加上涨也将在所难免。再加上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实际上预告了9月份基准利率的下调。如果韩国银行在年内下调基准利率,流动性就会增加,此次“需求”方面的物价上涨压力将增大。

由于国内外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政府的物价政策也应该改变方向。有必要减少预计会产生副作用的人为价格介入,集中扩大对体感物价影响较大的农产品等的供应。应该以“金苹果事件”为教训,积极研究仅靠国内生产供需不稳定的商品的进口,并加快改善停滞不前的流通结构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