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改革,应先处理协议中的“上调13%保险费率”
Posted January. 31, 2025 07:30
Updated January. 31, 2025 07:30
养老金改革,应先处理协议中的“上调13%保险费率”.
January. 31, 2025 07:30.
.
春节连休期间,朝野领导层对养老金(年金)改革表现出转变的意志,重新启动了停滞不前的养老金改革工作。共同民主党代表李在明26日提出了在下个月内完成调整保险费率(缴纳的钱)和所得替代率(养老钱)的参数改革(参数调整)立法,随后着手讨论结构改革的目标,国民力量紧急对策委员会委员长权宁世回应称:“如果有必要,将随时与民主党讨论养老金改革问题。” 目前向国会提议的国民年金法修正案中,包含参数改革案的法案有8个。8个法案都提出了将个人和公司各承担一半的保险费率从现行的9%上调到13%的方案,但对于所得替代率(Income-Replacement Ratio),从维持现行40%的财政稳定化方案到提高至50%的所得保障方案,可谓五花八门。执政党的立场是,在此基础上,不要只调整参数,要同时进行基础、退休、个人年金等结构改革。也就是说,即使朝野就养老金改革问题坐在谈判桌上,也很难得出修改法律的协议案。 去年5月第21届国会最后阶段,养老金改革案处理告吹的原因也是因为未能缩小对所得替代率的意见差距。政府和执政党当时在“13%,44%”达成协议之前表示:“将养老基金枯竭时间推迟7、8年有什么意义?”,潦草收场。随着养老金改革被推迟,养老金负债每天增加885亿韩元,每月增加2.75万亿韩元。首先处理朝野好不容易达成协议的保险费率上调13%的方案,之后分阶段进行所得替代率调整和结构改革才是合理的。 据保健福祉部透露,如果想在晚年领取所得替代率40%的养老金,保险费率要达到19.7%,才能实现收支平衡。连执政党财政稳定方案提出的“13%,40%”也只是将基金枯竭的时间推迟了10年多,很难保证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到目前为止,领取养老金的人少,缴纳保险费的人多,因此没有问题,但由于低出生高龄化,预计到2041年养老金财政收支将转为赤字,到2057年积蓄金将见底。希望铭记最快的改革就是最好的改革。
한국어
春节连休期间,朝野领导层对养老金(年金)改革表现出转变的意志,重新启动了停滞不前的养老金改革工作。共同民主党代表李在明26日提出了在下个月内完成调整保险费率(缴纳的钱)和所得替代率(养老钱)的参数改革(参数调整)立法,随后着手讨论结构改革的目标,国民力量紧急对策委员会委员长权宁世回应称:“如果有必要,将随时与民主党讨论养老金改革问题。”
目前向国会提议的国民年金法修正案中,包含参数改革案的法案有8个。8个法案都提出了将个人和公司各承担一半的保险费率从现行的9%上调到13%的方案,但对于所得替代率(Income-Replacement Ratio),从维持现行40%的财政稳定化方案到提高至50%的所得保障方案,可谓五花八门。执政党的立场是,在此基础上,不要只调整参数,要同时进行基础、退休、个人年金等结构改革。也就是说,即使朝野就养老金改革问题坐在谈判桌上,也很难得出修改法律的协议案。
去年5月第21届国会最后阶段,养老金改革案处理告吹的原因也是因为未能缩小对所得替代率的意见差距。政府和执政党当时在“13%,44%”达成协议之前表示:“将养老基金枯竭时间推迟7、8年有什么意义?”,潦草收场。随着养老金改革被推迟,养老金负债每天增加885亿韩元,每月增加2.75万亿韩元。首先处理朝野好不容易达成协议的保险费率上调13%的方案,之后分阶段进行所得替代率调整和结构改革才是合理的。
据保健福祉部透露,如果想在晚年领取所得替代率40%的养老金,保险费率要达到19.7%,才能实现收支平衡。连执政党财政稳定方案提出的“13%,40%”也只是将基金枯竭的时间推迟了10年多,很难保证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到目前为止,领取养老金的人少,缴纳保险费的人多,因此没有问题,但由于低出生高龄化,预计到2041年养老金财政收支将转为赤字,到2057年积蓄金将见底。希望铭记最快的改革就是最好的改革。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