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失業人數(79萬3千人)和失業率(3.6%)已創下了自IMF經濟危機以來的新低. 由於經濟的恢復及農漁業的建設﹐失業人數和失業率也從去年2月的178萬人和8.6%逐漸開始好轉. 同時﹐社會也簡璊F沉重的失業負擔﹐有望把失業率控制在4%左右.
但是﹐在保證降低失業率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就業的質量. 把失業率的壓力轉化為勞動力市場的不穩定﹐同樣是不可取的. 在經濟危機以前﹐臨時工﹑鐘點工等非正式職業的勞動者佔30%-40%﹐但現在已佔53%.
雖然非正式職業為勞動力市場的彈性﹐而成為了其不可缺少的組成部份﹐但是過高的比重將拉大貧富差距﹐給社會安定帶來負面影響. 政府﹑企業應通過一定的措施來增加其收入﹐保障其權益.
因長期失業﹐收入在貧困線以下的人數增加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比起上月﹐本月中失業一年以上的人數又增加了5000名﹐佔總數的2.5%. 長此下去﹐對救濟資金也將形成很大的壓力. 我們急需採取措施以防止長期失業根深蒂固.
再就業方面﹐40-50歲的中年層比20-30歲的年齡層困難要大得多. 由於40-50歲的中年層在信息技術方面的局限性﹐很難進入新興風險企業. 再加上韓國企業的工齡制及陳舊的聘用制度﹐更加加大了中年層再就業的難度. 為了加大就業率﹐政府應加大培養中年層信息化再就業培訓的力度.
女性的經濟活動參與率(49.3%)比起美國等發達國家(60%)要低很多. 今後﹐應符合國民所得﹐為女性提供就業機會並保障平等的就業機會. 從地方差異來看﹐漢城(3.9%)失業率比釜山(5.9%)﹑光州(5.2%)都要低得多. 所以﹐今後要對地方城市經濟的活躍性及失業對策還應給予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