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以‘純血主義’錄用教授依然如故

Posted November. 09, 2000 14:43   

한국어

地方大學出身的教授的記分表﹕漢城大學0分﹐後輩30分

漢城大學出身的教授的記分表﹕後輩30分﹐地方大學出身5分

上述內容是去年夏天﹐在地方某國立大學的一個專業﹐為招聘教授而舉行公開面試時發生的事情.

這個專業的教授們﹐一半都是漢城大學出身和該大學出身的人﹐而此次的應聘者中達到最終選拔階段的﹐又恰好是這兩個大學的應試者.

有關某一個人公開應試時﹐評價團的意見完全不一致﹐在這樣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大學本部保留了採用教授的做法.這只不過是抹殺我們學問競爭力的‘純血主義’的弊端顯現的一個小例子.

因教育部修改了教育公務員相關法令﹐在去年9月30日以後﹐錄用教授時﹐‘從特定大學中獲得學士學位的人’不超過三分之二.然而﹐在我們的教育界中﹐為了根除‘學派文化’和‘溫情主義’的蔓延﹐只靠法令是不夠的﹐有沒有解決在我們的大學和學界風氣中根深蒂固的‘純血主義’的方案呢﹖

‘教授會議﹐用一句話來概括不就是前輩﹑後輩的會議嗎﹖會有‘助教是給前輩教授做雜工’這樣的玩笑.’(慶北地區一名大學助教)

‘前輩教授的立論很難反駮.從個人角度來看﹐怎麼說也是自己的恩師……’(漢城大學一位專任講師)

‘元老教授選擇哪個弟子極為重要.如果沒被選中﹐則成為教授的希望就不大了.’

現在剛進入學問之路的年輕學者們果斷地指出了‘大學內的學派文化’.‘純血主義’﹐是一種利己主義的表露﹕錄用了自己弟子和後輩﹐就可以保障其權威一直到退休也無挑戰.‘通過牽制和均衡來達到學問質的飛躍’的命題已無立足之地.

雖然認識到這一點的教育部中有些人考慮到‘不任用有實力的人的不公正的弊端’﹐還是採用錄用特定大學出身的人的‘quarter制度’.在制度實行了一年後的今天﹐‘栽培我的人’這樣的隱密的選定標準依然如故.

‘94.7%∼95.1%﹐80.8%∼79.2%﹐61.1%∼65.7%’以上依序為漢城大學﹑延世大學﹑高麗大學在今年國政監查中的去年與今年的本校出身教授比例.‘quarter制度’實行前後無甚差別.

甚至於漢城大學今年錄用者的36名中﹐只有一名是外校出身﹐在法令實行之前﹐還有某專業例外錄用3名本校出身人士.特別是法律大學﹑醫科大學﹑牙科大學等﹐這樣的現象更嚴重﹕所有教授幾乎都是‘同門’.

別的大學也是如此﹐只選從特定的大學出身的人﹐其他大學出身的人想被任用連門都沒有﹐這樣的事例很多.全北地區一位私立大學的教授吐露﹕‘根據學校﹐該大學和地方高校出身的人士掌握教授班子﹐與漢城出身的教授們經常發生矛盾.’

在美國﹑歐洲等地很難找到這樣的事.理由很簡單﹕‘純血主義’抹殺了研究的創意性﹐‘親近交配’弱化了知識的競爭力.

美國的主要大學﹐本校出身的教授比例最多不超過10%.哈佛大學1910年全體教授的70%以上是同門.之後本校出身的錄用越來越少﹐現在只有10%﹔斯坦佛大學中已無母校學士出身的教授.

在去年的教育公務員法修訂時﹐沒有一併發表處罰條款﹐學術界對此表示遺憾.國民大學金東勛教授說﹕‘純血主義的問題如果指望學者的良心發現﹐將永遠無法解決.應對違反規定的大學施以‘定員凍潔’﹑‘削減支援金’等方法加以制裁.

有人主張﹕完成博士課程之後﹐應在它校工作一段時間﹐才能支援母校﹐這叫做‘本校初任限制’.與此相關﹐教育部有關人士說﹕‘純血主義的弊端引起公憤﹐對違反quarter制度的人﹐將加以財政性制裁﹐這樣的方案正在研討中.而‘本校初任限制’有違憲之處.



李憲鎭 mungchii@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