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 考察候選人如同聽證會

Posted August. 04, 2002 23:13   

한국어

雖然在13個選舉區有51人出馬的“8.8”再、補選僅剩下三天時間,但政界目前正在耍起了莫名其妙的把戲。根據歷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此次再、補選結果,院內結構自不必說,就連政治結構也有可能出現巨大的變動。但是,政界的主要爭論點在卻依然不在再、補選候選人身上,而是仍在圍繞總統候選人或黨代表等人爭論不休。由於讓人很難分得清這到底是再、補選戰爭,還是總統競選戰爭,故此次再、補選依然給人一種根據政界幕後磋商而進行的“隱藏的選舉”之印象。

我們依然記得,政界在不久前舉行了自稱是“嚴正的”聽證會,否決了國務總理指定人士張裳的任命動議案的事實。並且還記得,在這一過程中,有不少國民曾向國會議員提出了“那麽你們自己又是如何的呢?”的疑問。

自“6.13”地方選舉的結束尚不到兩個月,但有一半的廣域團體長當選人和三分之一左右的基層團體長當選人均被檢察機關立案調查,而這正是政界有必要留意的事實。而且,對部分團體長的資質能力引發的爭議接連不斷的事實,也需要政界加以認真的考慮。其他事宜我們暫且不論,我們決不能忘記僅13處再、補選地區的7處便是在前年進行總統選舉時,由於當選人的非法行爲而成爲消耗鉅額稅金的浪費性選舉的事實。

選舉可以比作認定,而選舉戰又可與聽證會相比較。但是,作爲對國民來說是一個神聖的選舉,應比國會的認定工作更具嚴正性。一直以來,我們不是已經無數次經歷了政治上的失敗源於選舉上的失敗的事實了嗎?

即使是現在,政界也應中斷爲轉移有選民的視線而展開的“高空戰”,如實地提供有關各候選人的詳細身份資料,以便使選民們能夠對各候選人的資質和道德性進行正確的判斷。選民也應像舉行聽證會那樣,對各候選人的資質和道德性進行細緻的追究。仔細觀察並研究法定選舉宣傳物,對選擇同樣會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