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奔跑。眼前仿佛出現什麽東西,卻已經碰到腳跟。只有聽到背後傳來的“10 m前方左轉,5 m前方有水瓶。”之後,才能邁開腳步。就這樣越過了105裏。
人類的真正的極限到何處爲止?作爲視覺障礙者田徑運動員參加悉尼奧運會演繹出一場“人類勝利喜劇”的馬莉亞·藍燕(Marla Runyan,33歲,美國),此次挑戰全程馬拉松賽,用她“美麗的節奏”,感動了整個地球村。
4日,在紐約圍繞彎彎曲曲的5個區的長達42.195公里跑道舉行了2002年紐約馬拉松女子競賽。藍燕首次挑戰全程馬拉松,最後衝刺的結果以2小時27分10秒的成績居第5位。
創造了落後冠軍獲主喬伊斯·切普楚姆(肯尼亞,2小時25分56秒)不足1分14秒的良好記錄,而且獲得了在美國選手中最優異的成績。尤其讓我們更爲佩服的是她的不象殘疾屈服的無止境的挑戰精神。
藍燕因9歲時身患視網膜退化症,可視距離只達正常人的10%即4.5m。因馬拉松在公路進行與田徑跑道不同,地面不平坦,而且跑道處處都設有急轉彎跑道,因此競賽中連飲料也不能自己拿到。
因此,大會組織委員會爲她配置了騎自行車的助手。讓其跟隨藍燕,大聲告訴跑道變化和障礙物位置等,預防各種突發狀況發生。專家們分析:即使如此,旋轉跑道或者飲用水時要比常人多花費2-3秒。這種情況下以2小時27分完成,如果不具不屈的意志則無法想象。
藍燕在結束競賽後說:“馬拉松可以強健我的身心。今天我也越過了無數個坑和障礙物,跑完整個跑道。能不能看見這不成問題。爲取得更高的記錄,我將繼續奔跑。”
在殘疾人奧運會獲得5個金牌的藍燕是稱“我不是殘疾人”而作爲美國選手參加2000年悉尼奧運會,並在1500m競賽獲得第8位成績的選手。
爲迎接首次挑戰馬拉松,與3個月前結婚的教練梅特·魯那肯進行每星期奔跑360㎞高強度訓練。
藍燕是爲了殘疾兒童而奔跑。獲得視覺聽覺障礙者教育碩士學位的藍燕經常對孩子們強調說:“你們也可以做自己喜歡的,想做的事情。不可以從任何人嘴中聽到‘你們不行’的話。”
結束競賽後她稱:“我很高興能遵守與孩子們的約定”,並承諾到“今後我也將爲給殘疾兒童帶來希望和夢而生活。”
konihong@donga.com yjongk@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