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觀點]輿論調查的“陷阱”

Posted November. 11, 2002 23:10   

한국어

在我國有一句這樣的俗話,“堵住百姓之口難於堵住泉眼”。英國人乾脆將此表達爲:“所有人說的話都是真理。”這是說輿論力量的強大。但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元兇也是輿論。也許正因爲這樣,18世紀法國啓蒙主義思想家伏爾泰才說“只要民衆一開始議論,我們將失去一切。”言論具有兩面性。因爲不管怎麽說,在民主時代不能將大衆視爲“愚衆”,因此輿論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一力量雖然是無法看到也不能觸摸到,但我們甚至可以稱它是一種無人不畏懼的“某種存在”。

△也許是因爲想獲得這一“存在”的力量使然,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盧武鉉居然對國民統合21的鄭夢准候選人稱同意代替國民競選的通過輿論調查的候選人單一化。事實上這對於盧武鉉來說是無異於以勝負爲賭注的一種賭博。因爲在最近進行的多次輿論調查中,雖然差距不明顯,但盧武鉉一直不敵鄭夢准。也許盧武鉉認爲,在TV討論結束後進行輿論調查,有望反敗爲勝。鄭夢准好像對這一點無多大把握,也似乎因爲這樣鄭夢准方面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見。因此,通過這些輿論調查的單一化能否成功,還有待於觀察。

△儘管輿論的力量是無窮的,但這也並不意味著輿論調查結果也是絕對的。所謂輿論調查,是一開始就包含一定誤差的工作。例如,假設在全國範圍內的輿論調查中,誤差範圍是±3%,信任度是95%,那麽,這也就意味著就算對全國的成年人同時以同樣的方式提出同樣的問題,其輿論調查結果屬於抽樣調查值±3%內的可能性達到95%。因此,嚴格地說,在誤差範圍內的先後次序毫無意義。因爲隨著哪一方更加對己方有利地適用誤差範圍,其結果隨時會顛倒過來。這是輿論調查的“陷阱”。

△即使在同一天提出同樣的問題,其結果也有可能隨提問的方法和順序等條件的不同截然相反。以實例來說,從最近報社進行的輿論調查結果看,對於“你是否認爲應實現候選人單一化”的問題,回答“是”的占了壓倒性優勢,而回答否的則相反。這時,是“是”代表輿論還是“否”代表輿論?當然,如果這是一場遊戲,並且定下遊戲規則,輿論調查所存在的誤差限度可以不考慮,但立志成爲一國總統的大人物們,居然要用輿論調查來評選誰更優秀,不論怎麽看,也讓人覺得不是滋味。

評論員  全鎮宇 youngji@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