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觀點]美式資本主義

Posted December. 01, 2002 22:43   

한국어

16世紀初與德國的馬丁·路德一起引領宗教改革的法國的約翰·加爾文主要在初期商業資本主義興起的瑞士日內瓦進行了活動。他不僅對在原始資本的積累過程中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兩極分化現象進行了研究,還強調了在神學角度對資本的社會控制。正是因爲這樣,所以後來的馬克斯·韋伯在《新教徒的倫理和資本主義的精神》中集中闡明了他的經濟思想。

△加爾文是冷靜而透徹的現實主義者。他堅信,如果調整好資本屬性-利潤動機和較高的生産力,則反而可以提高民衆的生活水平。原來,基督教教條中規定,禁止通過貸款,獲取利息的貸款業,但加爾文卻認爲,只要正當的倫理性做後盾,可以容忍放貸。當時,這一想法是打破常規的想法。他主張說,借給生産材料、並誘導生産的做法是明智之舉,那麽借給錢,使借錢人能夠準備生産材料的做法,也應使其正當化。這種認證了資本的自我增值的加爾文的經濟思想,在以後的英美基督教界,産生了重大影響。

△但是,清教徒們錯誤地理解了加爾文的主張。雖然加爾文把資本的社會性成果放在了首位,但清教徒們卻認爲個人的成功是神賦予的結果,並熱衷於積累個人財産。據最近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美國是繼俄羅斯後的在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嚴重的國家。去年大型企業的首席執行官的平均年薪達製造業勞動者平均收入的400倍以上,而且收入最多階層(1%)佔有著民間財産的38%。雖說良好的工作環境被破壞是最大的原因之一,但稅收無法保持平衡也不容忽視。

△表面上,美國的徵稅法規非常細緻。如果招待客人時,所飲用的馬提尼酒超過2杯,則不予報銷,而且對各企業的主要幹部的支出機票費用也有一定限額。但令人吃驚的是在稅制上規定大人物們所得到的鉅額股票期權可以全額報銷,甚至對特權階層徵收的最高90%的所得稅,不知何時下調到了30%。無論是誰通過不懈努力,積累財富,並能夠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的“美國夢想”正在在美國社會上逐漸消失。這種美式資本主義是目前美國最引以自豪的首要“出口産品”,但我國自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金融管理體制後,將其奉爲改革的“金鑰匙”。

客座評論員 仁川大學教授李贊根 ck1022@incheon.a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