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觀點]敗者復活戰

Posted January. 22, 2003 22:35   

한국어

我們的社會在人們只有二十歲的時候就區分爲勝者與敗者。成功升入名牌大學的年輕人是勝者,反之則是敗者。由於名牌大學的入學名額有限,因此勝者只有一小部分,多數淪爲敗者。非名牌大學的學生所承受的心理痛苦實在不小。他們就算是在升入其他大學後也做著名牌大學的夢。被稱爲“第二個大學升學考試”的大學編入考試越來越激烈也正說明了這一點。年輕人將編入考試戲稱爲“敗者復活戰”,這一稱謂中無不包含著對社會的冷笑與譏諷。

△即將升入大學的20歲年紀在一個人的人生當中是什麽年紀呢?閔太元在《青春讚歌》裏歌唱“閃亮又寶貴的理想是青年所享有的特權”。本應滿懷理想與熱血朝社會邁出第一步的年齡蒙上敗者的枷鎖是極不合理的,也是極爲無益的。在令人一輩子倍受學閥情結煎熬的我國社會結構中,年輕人挑戰名牌大學這一社會權威的可能性大大低於陷入挫折感或輕易放棄夢與理想的可能性。如果無法有效利用“聽一聽都覺得內心澎湃”的青春熱血,那麽究竟在哪里才能得到社會強勁的動力呢?

△當然國外也並不是沒有名牌大學。但並不像我們以是否畢業于名牌大學來判斷個人能力,是否畢業于名牌大學,並不是絕對的標準。他們就算沒有畢業于名牌大學也不會在內心深處帶著傷痕。雖然編入學考試屬於個人的大學選擇權問題,但其影響卻給整個大學教育留下遺憾。今年大學編入學的定員有5萬9000人之多。待編入學考試結束新的學期開始的時候,地方大學的教室將空曠無比。因爲地方大學的學生們轉到首都圈和在漢城的大學,而在首都圈的大學生們又轉到漢城。望著空空如也的教室,大學和教授們會有好好運營學校,好好教書的激情嗎?

△這也不能只怪學生。不是說企業對於地方大學畢業的學生連應聘表都不願意接受嗎?而教授們又是如何表現的呢?地方大學的教授們一旦看到名牌大學有空位置就立即收拾行禮,毫無眷戀地奔漢城而去。雖說盧武鉉當選者要培養地方大學的方向是對的,但對於已經荒廢差不多的地方大學,從何處著手,將其改變爲“肥沃的土地”呢?毫無疑問,這是個艱險無比的道路。無論如何,據說編入學的競爭率起碼也是幾十比一,對於在社會生存遊戲的最後一個敗者復活戰上也被無情落馬的年輕人們,真不知道該如何去安慰他們。

評論員 洪贊植 chansik@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