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周刊《商業周刊》於2002年6月以“酷站(Cool Korea)”爲專題報道了韓國是如何在國際貨幣基金管理危機中重新踏上繁榮富強之路的事實。該報道以當時正在進行中的世界盃的狂熱爲背景,毫不吝嗇地把韓國描述成資訊技術(IT)強國。該報道提及了MP3、液晶顯示器(LCD)、半導體等方面的國際性成就,將韓國描述成“網路社會(wired society)”。可以說該經濟周刊把韓國稱爲“亞洲典範(Model of Asia)”的表現手法與“紅魔”將韓國比做“亞洲的驕傲(Pride of Asia)”有著異曲同工之效。
▷“酷站”:在不同年齡階層的人聚在一起的場合上,我曾介紹過此番話,且又問過應如何將此譯成韓語,50多歲的人們答曰,應譯成“冷酷的韓國”,他們是將“Cool”一詞理解成了“低溫或熱情消逝”。從詞典的角度解釋,這並非屬於錯誤,不過……40多歲的人們說,“應譯成優秀的韓國”,這已與原意非常接近,但還是覺得有所欠缺。30多歲的人們則回答道:“帥氣的韓國”,可謂是飽含時尚和品牌的解釋,至此似乎已完全正確……但是,10~20多歲的年輕人突然爭辯道:“都不對,應該是‘韓國傲氣’。”這可謂是理解上的代溝,但‘韓國傲氣’似乎更接近“酷站”的本意。
▷1月25日,受“蠕蟲病毒”襲擊的韓國各網站,完全處在了癱瘓狀態。雖然目前已基本“康復”,但至今仍存在部分非正常運行現象,令人們仍心有餘悸。整個國家的網路處於癱瘓狀態,這在國際上也是史無前例的事件。也就是說,國際上的IT強國一瞬間淪落爲IT恥辱國家。當時,根本無法進入常用網站,而且電子郵件、網路股票交易、網路銀行、電子商務交易轉眼間被完全中斷。
▷經歷了此次事件後,突然覺得應重新翻譯“酷站”。年輕人狂言,譯成“韓國傲氣”才正確,但我覺得譯成“冷酷的韓國”也不爲過,甚至現在認爲“冷酷的韓國”似乎更爲恰當。50多歲的人們啊,飽經風霜的你們應再接再厲!
客串評論員 産業研究院數碼經濟室室長 金基弘 gkim@kiet.re.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