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伊拉克的歷史古迹“危在旦夕”

Posted February. 27, 2003 22:48   

한국어

位於底格裏斯河及幼發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出現在世界歷史教科書的第一單元。早在5500年前就有人在此建立城市並使用文字,這裏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

《紐約時報》25日報道稱:“現代化武器將攻擊古城,盜墓者將會如魚得水,而考古發掘工作則將被中斷。”該報通過這一表現手法向全世界轉達了因美國與伊拉克之間戰爭爆發可能性而面臨危機的國際考古學的處境。

早在幾個月前,歐洲的考古研究小組就已經中斷發掘工作離開了伊拉克。對曾經是古代亞述首都的“尼尼微”的發掘工作也被迫無限延期。敍利亞、約旦、南土耳其的情況也是如此,即使戰爭早日結束,也很難立即重新開展發掘工作。埃及考古研究員們至今仍未能重新開展兩伊戰爭時被中斷的伊朗古迹發掘工作。

在以色列進行考古研究的30多個美國研究小組的考古發掘工作也被迫中斷,估計剩下的幾個研究小組也會在幾周之內全部撤離該地區。

考古學家們還擔心那些古迹會因戰爭而遭到破壞。如果按照1954年簽訂的《海牙條約》規定,任何國家和組織絕不可以將歷史古迹當成攻擊目標。雖然美國政府也在這一條約上簽了字,但至今尚未得到批准。

最近,許多考古學家親訪美國國防部,轉交了標有伊拉克境內歷史古迹的地圖,並指出:“整個伊拉克國土均相當於歷史古迹,所以即便小心翼翼地攻擊,也會對歷史文化遺産造成巨大的破壞。”目前,美國國防部方面接受了這些考古學家的建議,並將考古學領域包括在戰後重建伊拉克的計劃內。

趁戰亂之機欲積極進行盜墓活動的那些盜墓者也特別令人傷腦筋。海灣戰爭時期,幾乎沒發生轟炸歷史古迹的現象,但搶掠歷史博物館和考古發掘現場的現象卻尤爲嚴重。

曾埋葬在伊拉克北部的古代亞述古迹雕塑品被那些盜墓者所瓜分,幾乎全部流失到了國外。而在伊拉克南部的歷史古迹中,那些盜墓者用許多翻斗卡車運走了大量歷史文物。一位考古學專家說道:“我曾親眼目睹了一個外交官員的汽車搬運非法盜取的歷史文物的情景。”

麻塞諸塞藝術大學博士約翰·馬爾凱姆·拉塞爾警告稱:“美國政府應吸取因未向文化遺迹重建事業投入資金而導致如同向那些強盜提供金礦一樣的阿富汗的教訓。”



金承眞 sarafina@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