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法》中,發起戰爭的方法有兩種,即宣戰(Declaration of war)和最後通牒(Ultimatum)。最後通牒,是指給對方國家最後時限並通報本國要求的方式,也可以稱作“有條件的宣戰”。這說明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如果要發起戰爭就必須向對方進行“事前警告”。但在實質是武力淩駕於法律之上的國際社會,這種規定難以奏效。1907年海牙會議制訂《戰時法》後,在沒有宣戰或最後通牒的情況下直接發起戰爭的歷史事件數不勝數。
△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德國、日本、義大利幾乎沒有遵守《戰時法》。德國侵略波蘭(1939年)、丹麥和荷蘭(1940年)、蘇聯(1941年)時均沒有宣戰,有些只是事後進行了宣戰。日本襲擊珍珠港(1941年)也是如此。義大利也在沒有事先警告的情況下進攻了衣索比亞(1935年)和阿爾巴尼亞(1939年)。隨著在軍事戰略上先發制人的重要性得到加強,這種“無任何事先警告的戰爭”有增無減。據調查,從1945年到1974年,在全世界發生的主要戰爭中,有116起是沒有事先宣戰的戰爭。
△隨著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近期內將下達最後通牒的消息傳開,令人感到伊拉克戰爭已迫在眉睫。上周末,美國、英國、西班牙首腦聚在一起堅定了戰爭意志,而華盛頓已做好了隨時進入戰時緊急狀態的準備。由於美國於本月初公開的最後通牒的內容是無條件解除伊拉克武裝、驅逐薩達姆·侯賽因、改變體制,所以,美國與伊拉克之間進行妥協的可能性似乎等於零。因此,國際黃金行市暴漲等戰爭對世界經濟的惡劣影響也日益明顯。
△在發起戰爭時,放棄先發制人的效率而進行事先警告,其理由不外乎就是爲了尋求發動戰爭的名份而已。在此次戰爭中,美國也是如此,爲得到針對進攻伊拉克的聯合國安理會的支援決議,美國東奔西走,到最後也沒有放棄事先通報的規則。但是這種努力得到了多少成效卻不得而知,因爲法國、德國、俄羅斯表示反對的同時,國內反戰輿論也在呈擴大趨勢,所以目前美國無疑是遇到了強大的阻力。由於還出現了“伊拉克之後是北韓”等傳聞,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密切關注此次事態的我們也絲毫不能放鬆。
評論員 宋文弘 songmh@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