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國際性研究所—貝爾研究所在走向衰退。
研究所內多達1100人的科學家人數減少到400人,曾高達3億5000萬美元的預算也減少到了1億1500萬美元。生態學、心理學和經濟學專業的科學家們早已被攆走。這無疑是屈服於市場要求。
1925年,以當時的長途電話公司 - AT&T的附設研究所開始運營的貝爾研究所是長達近80年的時間內通過無數的發明物與發現,使人類的生活與文明變得豐富多彩的美國最高權威的研究所。隨著AT&T被分割成爲資訊通信裝備公司 – 朗訊公司(Lucent)的附設機關的這一研究所由於朗訊公司經營業績的惡化,正大幅度減少人員與預算。
美國《華爾街日報》23日報道說:貝爾研究所的衰退象徵著發生在美國基礎研究領域上的變化。以下是其報道的摘要。
到1970年爲止對於基礎領域支援所有預算三分之二的美國政府逐漸降低了支援比重,而其空白由民間企業來填補。但隨著將激烈的國際競爭與收益擺在前頭的股東們的要求加強,民間企業也在忽視基礎研究。施樂公司也在去年解散Palo Alto研究所時令其自己找出自救的對策。而貝爾研究所的情況所包含的含義更加令人心痛。
麻省理工學院(MIT)校長查爾斯·韋斯特說“這是國家的悲劇。貝爾研究所數十年來不僅從長遠的將來出發進行了研究,而且一直雇用了最優秀的科學家”。
電晶體和傳真機、VCR、通信衛星、鐳射等由貝爾研究所開發或提供過基礎技術的發明物與20世紀人類的技術開發史幾乎一致。1965年,天文學家潘奇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緊緊抓住了飛行軌道的物體與答錄機天線之間的信號出現紊亂的現象,首次發表了主張宇宙是通過大膨脹形成的《大爆炸論》。這一研究包括上述二人共培養出了6名諾貝爾獎獲獎者。這種研究只有在不受市場要求的限制,保障自由研究時才有可能進行,難怪科學家們互相開玩笑說“不明白公司爲什麽出錢支援我們的研究”。但現在,研究所首先要集中研究與資訊通信相關領域方面的研究。
貝爾研究所所長威廉·奧西爾說過“經濟上有多少余富,就能進步到多少”。一度曾高達2870億美元的朗訊公司的市場價值目前只達到105億美元,而且連續13個季度呈現虧損。
洪銀澤 euntack@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