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一本用超常想象力解釋世界的書

Posted July. 04, 2003 22:07   

한국어

《樹》,柏納·韋伯著,李世旭譯,共304頁,單價8800韓元,好書出版社出版。

如果有一天眼前的牆壁突然消失後,只出現“牆,厚50釐米,材料混凝土”等字樣,會是什麽感覺?如果飛翔的鴿子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鴿子,重327克,雄性”等字樣,又會是什麽感覺?

我們會聯想到在傳送上出現問題的互聯網網站。就像應該有恐龍圖片的畫面只出現“×”和“dino.jpg”文字一樣。

將如何解釋這一現象?難道我們始終認爲是真實的世界,實際上是依賴於超級電腦的虛擬世界嗎?那麽一直以來操縱著我們感覺的又是誰?《螞蟻》和《大腦》的作者柏納·韋伯的短文集《樹》中就有衆多這種奇妙的幻想和令人驚訝的空想。

獨身主義者洛克起床後就對家電大發脾氣。因爲具有人工智慧功能的物品干涉著他的生活。即使沒有胃口,每天早晨餐巾會自行繞在其脖子上,而水壺會自動倒茶水。此外,視頻電話大聲要求他接電話。

“物品們,你們有靈魂嗎?”洛克的喊聲代表著他令人窒息的感受。但是讀者不得不大吃一驚,因爲洛克本身就是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對我而言很好的世界》)

有一天,巴黎盧森堡公園墜落下巨大隕石。由於隕石散發出過於惡臭的氣味,市政府不得不給隕石罩上玻璃罩以隔絕氣味。但是即將變得美麗而光芒四射的隕石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就象人類向珍珠貝腹中放入異物一樣,該隕石就是外太空人爲把它加工成長期囚犯,故意投放到地球的物體。(《氣味》)

作者表示:“利用非人類物質講述人類故事是人類的反省或覺悟始終不變的源泉之一。”這句話貫穿著18篇短篇小說的主題。作者在處女作《螞蟻》中,給讀者展現了我們的視線難以觸及的腳下也有著獨立的宇宙世界。偶爾出現的人類對它們而言是不可思議的、全智全能的存在。

在每一篇都可以成爲影片素材的新書中,作者完全顛倒了《螞蟻》式想象力。人類世界成爲比人類更優越的存在的觀察之所或玩具。人類作爲可飼養的寵物被記錄下習性和特徵(《學習喜愛他們的法律》),文明又是幼兒神在“創造”課程的實習過程中創造的錯誤連篇的作品。(《幼兒神的學校》),在《完全的隱居者》中,主人公爲探索真理,切斷所有通向外界的神經,成爲接受營養液的“頭腦軀體”,但他純潔的精神在物質上最終成爲狗的午餐。

“爲瞭解人類而走出人類世界之外的”作者坦白說這些想法極像“兒童的眼光”。但是就因爲以兒童的眼光透析了這一世界,所以更加突出了人類文明不成熟的一面。從外界看到的人類是“最喜歡互相殘殺的存在”,他們的求愛行動中最有效地方法是“中飽私囊”。

“絕不是這樣的,人類的靈魂是比世界上任何創造物更優越,而且更有價值。”這種“自欺欺人”的辯解在作者既幽默又冷靜的直接觀點下,毫無抵抗力可言。因爲作爲一種現象的人類社會每天加劇著自身的消耗性分裂、殺戮的幼稚和不成熟性。

去年10月在法國出版的該書原著一發行就躍居暢銷書排名榜首,使發行各種文學獎獲獎作品的所謂的“龔古爾系列”黯然失色。在韓國也僅以發行前的訂購量,就已躍居互聯網書店暢銷書排名首位。從這一點考慮,該書具有把“對人類本質的思考”大衆化之意。

書名《樹》來自書中題爲《可能的樹》,作者表示,以樹的模樣把“如果縮短勞動時間”,“如果再次流行超短裙”等未來各種可能性圖解化,就可以更加準確地預測未來。他的提議通過名爲“可能的樹”的網站(http://www.arbredespossibles.com)成爲現實。由於該網站正在重新調整,所以無法登陸,但在該網站,各領域的專家和學術界人士興致勃勃地討論著人類的各種可能性。



劉潤鐘 gustav@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