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製造業出口競爭力在下降

Posted August. 11, 2003 21:41   

한국어

去年,韓國工人工資大幅上漲造成了製造業的單位勞動力成本增長率達到了1996年以來的最高點。單位勞動力成本是判斷一個國家生産的商品價格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明知大學經營學系教授李宗勳11日在韓國勞動研究院的《8月份勞動動向》裏發表了題爲“怎樣看待最近的工資變化”的論文,他在論文中提到,去年,以本國貨幣爲標準的單位勞動力成本比前年增加了5.9%。

韓國前年同比單位勞動力成本增長率是△1996年3.5%△1997年-7.1%△1998年-10.2%△1999年-4.4%△2000年1.9%△2001年5.2%,除了金融危機的3年,均爲增長趨勢。

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去年單位勞動力成本(以本國貨幣爲標準)增長率是△美國-1.3%△日本-4.5%△臺灣-8.8%。與韓國不同的是,均呈下降趨勢。

以美元爲標準的去年單位勞動力成本比前年增加了9.3%,但是△美國-1.3%,日本-7.4%,臺灣-7.9%等主要國家和地區都呈下降趨勢。

單位勞動力成本是把工資和退休金等人工費計算成工作效率(商品等産品),人工費主要用名義工資計算。它用於確定商品的成本競爭力,比較各國的競爭力的方面。

李副教授指出:“韓國工人的工資從1987年後,一直高於國民經濟的增長率。最近,增長幅度一直在擴大,特別是2002年的工資達到了很難用經濟因素來說明的程度。”

2002年韓國的名義平均工資是203.6萬韓元,比1987年的38.7萬韓元增加了5.3倍。

據分析,從2001年開始,在全部工資結構中,彈性很小的基本工資增長率開始主導了工資總額的增長率。

李教授說:“2001年和2002年基本工資增長率分別占全部工資增長率的79.9%、76.6%。這和從前的70%左右相比十分反常,這會産生工資彈性可能降低的憂慮。”他還補充說:“過快的工資增長會降低韓國商品的價格競爭力,這可以通過比較各國的勞動力成本進行確認。”韓國生産性總部的有關人士說:“1999年後,工資增長超過了補償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而造成的損失的程度,今年的經濟停滯是很多原因造成的,過高的工資增長也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異鎭 leej@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