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11日報道,在全球性的通貨緊縮形勢下,亞洲第4強的韓國經濟因現代汽車工會罷工等而上調了8.6%的工資,成爲罷工運動的犧牲品。
該通訊社的評論員威廉·波賽從多角度的分析了韓國工會罷工運動,並進行了赤裸裸的批評。以下是摘要。
現代汽車因工會長達6周的罷工導致1.39萬億韓元的經濟損失。在這樣的困境中還同意每周減少半天的工作時間,以及超過今年預測通脹率3.5%兩倍的工資上調幅度。
預計,因這次事件會使其他的企業也受到可能帶來費用上漲和競爭力削弱的來自工會方面的妥協壓力。工會罷工運動影響了盧武鉉總統維護韓國市場形象和防止投資商的撤離所做的努力。
爲了使投資商確信韓國經濟不會成爲罷工運動的犧牲品,盧總統應要儘快做出實際行動。此類現象如果繼續出現,投資商們有可能會把韓國視爲把不妥協的工會和過多雇用作爲比股東的價值更高的“勞動國家”。
爲提高國際競爭力,韓國需要逆流而行。如果把勞動法按照國際標準進行修訂,那麽工會的擴充以及損失賠償問題的解決也會變得容易,結果受益的還是公司。現在韓國的工會組織過於強硬和臃腫。
世界最大的保險公司AIG的總裁格林伯格6月在現代汽車工會罷工之前表示:“如果出現鬥爭性的工會罷工運動,那麽期待外商投資是不可能的事情。”7月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秘書長唐納德·約翰斯頓認爲“勞動問題是韓國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韓國工會只顧眼前利益不爲長遠打算。企業要想在國際上具備一定的競爭力,必需更新高費用結構。韓國正處於十字路口,一條路是把企業引向具有競爭力的增加投資的方向,另一條路是以犧牲數千萬人的代價來滿足數千工會的阻礙經濟發展的路。
韓國的企業也許是成心想把公司遷移到生産費用低的中國等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