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社論]應構築恢復經濟的勞資關係框架

Posted September. 04, 2003 23:11   

한국어

一個爲經營提供方便的國家,人人想投資的國家,經濟成長動力強勁的國家,最終建設國富民強,就業率高,勞動者的生活富足的國家…… 能夠大造這樣國家的勞資關係才是勞資關係正常和健康的國家。

昨天勞動部和民間研究委員會提出的發展勞資關係的方案,從構築勞資關係的新框架的宗旨上看,可以稱之爲有意義的開端。可以看出,有意體現了在勞資雙方的自治主義原則下把勞資關係定位在進一步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的方向,並以此改善舊的關心和制度。誠然,對勞資雙方可能均有不盡人意之處。勞動界立刻對加強資方對抗權的規定提出了抗議,而企業界也有一部分人表示失望,認爲這是刻意尋找雙方平衡點的行爲。

但是如果要擺脫因工會過分的集團行動和僵直的勞動市場現狀所帶來的破壞企業競爭力的局面,只能加強資方的對抗權,賦予資方解雇、關閉工廠、代替罷工者的用工措施等權利。在勞動部的方案中也不乏加強勞動權的內容。譬如,允許以企業爲單位的重設工會、引入必需的公益事業概念、廢除職權仲裁制、在對爭議事項進行賠償損失時,保障勞動者的生計、對工會幹部的工資支付例外認定等等。從過分行使勞動權導致了國內外投資者們的躲避投資的問題考慮,刻意體現爲勞資雙方均提供相應的對等便利,從而從表面上體現數學意義上的平衡,這不能不稱之爲問題。

同時,從促進勞資協商制度的角度對制度進行改善,這固然無可非議,但不應過於滿足工會方面所提出的參與經營的要求,使之成爲制約合理投資與提高競爭力的阻礙因素。如果允許工會在一定程度上參與經營,就應要求其對經營結果負起相應的責任。

我們希望勞動部的方案經過集思廣益的過程,得到合理的完善。政府、朝野各党不應只顧選舉,而是要本著真心實意挽救國家經濟的姿態,在立法方面積極配合。特別是我們希望相關各方認識到,只有勞資間的和睦關係才是共同的出路,並就先進的勞資關係模式達成妥協。

勞資政和政界應瞪大眼睛看一看外國的變化。作爲德國的左派的社民党總裁施羅德總理已宣佈放棄福利優先經濟模式,並提出提高勞動市場的彈性,從而得到了作爲右派在野黨的支援。巴西勞動黨出身的若澤·塞拉總統拒絕了以分配爲主的大衆迎合主義,而毅然選擇了旨在發展經濟的實用主義政策,從而爲景氣的恢復開了綠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