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觀點]相對剝奪感

Posted September. 28, 2003 23:11   

한국어

何謂相對性剝奪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對美軍的晉級和士氣的關係進行的研究論文中,筆者曾讀過很有意思的內容。當時空軍士兵的平均晉級率爲47%,遠遠高於憲兵隊24%的晉級率。但是空軍士兵認爲,自己的晉級可能性與憲兵相比明顯不如,因此,抱有不滿。這意味著無論客觀情況如何,隨著對自己的條件得到改善,對它的期待也將變得更大,當期待得不到實現時,便往往與周圍的其他人相比,並産生一種剝奪感。這就是“相對性剝奪感(relative deprivation)”的問題。

△一本書名爲《美國軍人(The American Soldier)》的出版已久的書中提到,如果在4名希望晉級的人中只有1名晉級,而多數被淘汰,則反而不會産生不滿情緒,但是幾乎占半數的人晉級而自己被排除在外的事實難以接受。這反映了最終因相對性剝奪感産生越來越大的不滿的普通人的心理。相對性剝奪感理論經常被作爲說明著有有關法國革命名著的托克維爾曾指出過的“越是取得高發展的地區,民衆的不滿情緒越高”的“托克維爾奇說”的論據。

△相對性剝奪感不考慮客觀情況的好轉,這是一種相對性的感覺,因此,無法說總是正確。在我們的社會中,如果一個從年齡、地區或身份看都算得上得享福的人以自己的過去或周圍的人爲標準,隨意表露因相對性剝奪感産生的不滿,則本身就喪失了說服力。面對曾爲同志的人變爲敵人,支持者轉變爲積極的批評者的政界的各種形態,大多數國民更傾向于認爲這是期待和結果背離而産生的相對性剝奪感的問題,而非政治理念的差距造成的結果,也是出於相同的道理。

△但是如果面對的是治理民心,使國政運營更上一層樓的課題,則應另當別論。也許有必要意識到大部分人會持有這樣的想法:如果說減少矛盾是政治的一個重要方面,則即使存在著相對性剝奪感,至少爲了不影響國政運營,需要偶爾通電話或見面,以此消除對相對性剝奪感産生的不滿情緒,這才是不亞於“情投意合”政治的利國利民的選擇。

客串評論員 鄭成震(音譯)•國民大學校長•法學sjchung@kookmin.ac.kr

評論員 金順德 yuri@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