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點燃奧運聖火的普裏曼嗎?做爲澳大利亞土著人出生的田徑選手,普裏曼在400m比賽中獲得金牌之後,手舉國旗和土著旗圍體育場跑了一圈。土著人很難忘記歐洲人進入澳大利亞之後200多年來給當地土著人帶來的殺害、疾病、貧困和沒有利益。奧運冠軍普裏曼在接受採訪時曾說過:“因澳大利亞政府採取的隔離政策,我至今還不知道我的爺爺奶奶是誰。”那麽,在澳大利亞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呢?答案就在這部電影裏。
從家出發……爲尋找母親而進行大長征。
從1910年到70年代,澳大利亞以“同化政策”爲由,把10多萬的混血土著人與他們家人隔離。
以把身上流淌著白人的血混血兒進行“文明化”藉口下,把他們放在收容設施裏強迫他們學習英語和信仰基督教。丟掉自己文化和語言的他們只能成爲僕人等白人社會的下層階級。
這部電影以逃出收容設施的孩子們的生活爲基礎,描寫了澳大利亞土著人的一段歷史。在西部村莊生活的莫裏(音譯)、戴西、格雷斯等3個少女被強行和母親分開的第一個場景,那真是非常痛苦的場面,被強行與孩子解散的土著人母親痛哭著把自己的頭撞向石頭。
3個孩子像動物一樣被關在籠子裏,抵達了收容場所,她們現在只想念自己的母親,爲了尋找母親,她們3個人走了2400公里的路回到家裏。
家庭就是希望。
給3個沒有引導、指南針、糧食的孩子充當向導的是對家庭的盼望,還有“兔子圍欄”。
“兔子圍欄”是爲了阻止大量繁殖的兔子亂跑而建的,圍欄一直連著茫茫的荒地和沙漠,3個孩子通過一望無際的圍欄一直在走著,用樹枝一樣瘦小的腳在前進。
這部電影表現了沒有任何表演經驗的土著少年不怕壓迫,智慧、勇敢的精神。○歸來之後。
並不是因爲回到家裏就萬事大吉,通過最後的場面,我們可以看到成爲大人的莫裏生了兩個孩子後被抓到收容設施,又被迫與自己的孩子分開。所有場面是根據真實故事塑造的,因此給觀衆留下了更多的思考。
就像挑出優良種子培育,白人通過“混合血的稀釋”,檢查孩子們的膚色,使之成爲下人。雖然這部電影表現了白人非人類的一面,但沒有故意表現敵對感和憤怒,只是通過以廣闊大地爲背景,表現了孩子們的艱難歷程。遭到白人蹂躪的土著人的生活通過更加真實的畫面體現出來。17日首映,在所有電影院上演。
mskoh119@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