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非典治癒患者出現後遺症

Posted December. 23, 2003 23:00   

한국어

今年,被肆虐全球的非典(SARS)感染後痊愈的患者中,不斷出現有惡性後遺症的人。

23日,《亞洲華爾街日報》報道,傷癒出院的患者中有部分患者出現了關節等部位潰爛的壞死症,這是由於在治療非典的過程中,過分使用了炎症治療劑。

今年同時患上非典的中國北京市民張帆(音譯,25歲)和從事護士工作的夫人徐薇(音譯,31歲)在慶祝非典痊愈後不久,膝蓋和臀部便開始疼痛,後來由於痛得厲害,連臺階都上不去。最近,張帆拄起了拐杖,而徐薇則坐上了輪椅。

他們在治療非典的過程中,爲了減輕胸悶氣短的痛苦,注射了炎症治療劑“腎上腺皮質類脂醇”,從而留下了後遺症。他們患的是由於血管堵塞或其他原因使血液迴圈受阻,而導致關節部位腐爛的“無血管壞死症”。該症狀主要表現爲,臀部、膝蓋、踝關節、肩膀等關節部位疼痛,而且關節部分的骨頭還出現粉碎現象,因此要進行骨骼移植手術或代替手術。

這種後遺症在中國表現的非常突出,北京的非典治癒患者中(2521人)有三分之一的人出現了後遺症。

在非典擴散初期,醫生們發現使用腎上腺皮質類脂醇有可能治癒非典。但是,誰也不能確認它的使用時間及用量,現在也一樣。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醫生比其他國家的醫生使用了更多的腎上腺皮質類脂醇,並且用的時間也很長。

在北京,醫生最多使用了8000毫克腎上腺皮質類脂醇的成分甲強龍,並且堅持了一個月。反觀沒有後遺症的加拿大、越南、新加坡等國,只使用了2000毫克以下,並且時間也未超過半個月。

其他國家的醫生根據患者的病狀隨時調整了治療強度,但中國的醫生卻對所有患者都使用了同樣的治療方法。

《亞洲華爾街日報》報道,目前,中國醫生對後遺症問題沒有發表任何看法,而是正在忙於研究後遺症。《亞洲華爾街日報》指出,在非典肆虐時期,各國雖然對治癒病毒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對治療方法等問題還是缺少資訊交流。



權基太 kkt@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