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中國“氣球經濟”岌岌可危

Posted March. 03, 2004 23:11   

한국어

一位中國婦女2001年從中國工商銀行貸款20萬元人民幣(約3000萬韓元)提供給哥哥購買大衆汽車,但由於她哥哥未還這筆錢,所以該婦女成爲了信用不良者。但是該婦女還可以在其他銀行貸款。

中國的一家土地開發商未提交向銀行貸款所需的4個許可證,但是卻貸出了款。最近從銀行貸款300萬美元(約35億韓元)增加設備的一家鋼鐵公司,爲了擴建工廠,正在等待700萬美元的增加貸款。目前,在中國出現了銀行“閉著眼睛”放貸,而個人和企業盲目地增加消費和擴大投資的現象。最近《華爾街日報》報道說,雖然中國政府上月出臺了加強貸款審查條件的對策,但是似乎很難消除“隨意”放貸的現象。

去年中國的個人信用貸款額爲1885億美元(約222萬億韓元),相當於2000年的4.5倍。

問題在於對是否具備償還能力沒有任何評估的情況下,就完成了貸款。在中國一些地區,汽車擔保貸款和學費貸款等貸款的未償還率超過了30%。已經背負4000億美元(約471萬億韓元)虧損債權的中國各銀行虧損進一步擴大的可能性較大。

2000年成立的“上海信用資訊服務公司”開發出了連接中國主要城市各銀行的電算網,共用客戶信用資訊的系統。但是銀行用戶的資訊不夠詳細,而且只局限在汽車擔保貸款或抵押貸款的用戶資訊。中國沒有要求銀行之間共用信用資訊的法律。即使成爲某一銀行的信用不良者,也可以在其他銀行貸款。

企業貸款也如出一轍。去年中國的總投資額達到國內生産總值的近一半,其中大部分是通過向銀行貸款完成的。截止到去年年底,中國的汽車製造工廠達100家,水泥工廠達4813家。利用銀行貸款正在完成重復投資。

上周,中國金融監督當局考慮到這種貸款消費投資形態有可能會加大銀行虧損,所以制定了貸款限額並向各銀行提出了加強審查的要求。

但實際上,地方政府爲經濟發展反而助長無差別的貸款和投資。中央政府也儘量避免出臺上調銀行利率的政策。因爲希望鞏固目前受到升值壓力的人民幣價值,繼續保持8%以上的經濟增長率。

LG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朴來正表示:“銀行虧損和重復投資問題一旦爆發出來,中國經濟有可能進入全面蕭條時期。關鍵在於中國政府如何進行金融改革。”



金承眞 sarafina@dong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