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o contents

採訪帕默克

Posted April. 23, 2004 22:31   

한국어

《我名紅色》第1部和第2部

作者帕穆克、李楠亞(音譯)譯

350頁、341頁 售價均爲9000韓元 民音公司出版

帕穆克在白紙上畫出了棱角分明的輪廓。他表示:“小時候的夢想是成爲畫家。”他的爺爺是承包土耳其鐵道建設的富商,父親也是建築師,他的母親出身于奧斯曼帝國的貴族家庭。

“父親說我是介於畫家和建築師之間的設計師。因此,我考上了伊斯坦布爾大學建築專業,但還是中途退學,走上了作家的道路。我繼承了父親另外一個品質。擁有數千本書的父親,夢想成爲小說家。他有時飛往法國巴黎,與薩特相見。”

帕默克表示,雖然到目前爲止寫了10本書,但取得最大成功的是1998年出版的《我名紅色》。有32個國家翻譯了該小說,到目前爲止,該小說已銷售了20萬本法語版、20萬本英語版等共70萬本以上。《我名紅色》獲得了2002年的法國“最優秀外國文學獎”、2003年的義大利“Cavour”、同年愛爾蘭的“國 際 IMPAC 都 柏 林 小 說 獎”。曾獲得這些獎的有,君特·格拉斯、多麗絲·萊辛、翁貝托·艾柯、米蘭·昆德拉等知名人士。

帕默克表示:“當時,以作爲作者的命運爲賭注,用小說描寫了畫。其作品就是《我名紅色》。”

該小說之所以能夠獲得國際名聲,是因爲小說中包含著“智力趣味”。該小說成功結合了推理小說和言情小說的特點。

1591年的伊斯坦布爾盛行反映阿拉視覺的伊斯蘭傳統“細膩畫”。隨著以人爲中心的義大利威尼斯繪畫風格流入該城市,畫家之間産生了矛盾。當接受蘇丹的指示,秘密建設威尼斯風格繪畫屋的一名畫家被殺害後,繪畫屋建設負責官爲查明真相,召回了12年以來離開伊斯坦布爾的自己的外甥“卡拉”。隨著負責官也被殺害,卡拉爲獲得以前自己的戀人,即,該負責官的女兒賽庫萊的芳心,發誓逮捕殺人犯。

卡拉因害怕忘記賽庫萊的面容,希望有一幅“以威尼斯風格繪畫的賽庫萊的畫像。”但反對卡拉的伊斯蘭細膩畫老畫家爲迎接神在莊嚴的黑暗下傳達的最後絕對美,做出用黃金針刺瞎自己眼睛的悲壯決定。

該小說令人聯想起艾柯的《玫瑰的名字》。該小說給我們留下了值得深思的韻味。該小說反應了伊斯蘭根本主義和世俗主義、世界化和地方主義、西方文明和東方文明、神和人類、進步和保守。

帕默克表示:“小說中的蘇丹相當於烏萊3世(音譯)。蘇丹爲收集名畫花了很多錢,而且像小說中一樣,面對伊斯蘭聖曆1000年(1622年),命令別人建設繪畫屋。”

“我爲寫該小說,訪問了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來觀看伊斯蘭細膩畫的觀衆很少,甚至一位日本人在博物館迷失了方向。但在西歐州美術展示館,幾乎沒有落腳之地。”

但令他傷心的伊斯蘭細膩畫因他的《我名紅色》而聞名全世界。雖然出版該小說已過了6年,但在他的寫作室桌子旁,寫滿了就該小說接受加拿大電視臺的採訪、訪問烏克蘭、斯洛伐克、英國、美國的日程表。

他表示:“過去30年用筆寫作,由於我的字寫得亂,只有編輯者一個人才能看明白,他幫我打字。”

帕默克默默關注古代細膩畫家在畫面上傾注熱情的托普卡普宮殿的畫院,畫出了另一種“細膩畫”。



權基太 kkt@donga.com